如果不是窈窈今兒送來了竹瀝,她都忘了這荏。
夏桃就笑了:“竹瀝可直接飲用,亦可烹茶,三小姐嘗一嘗鮮便罷,多得卻是沒有的。”
也不是每一棵竹子裡都有竹瀝,取了一罐子,分裝下來,也送了不少人,小姐自己留下的也不多了。
不過可以入藥的苦竹瀝,小姐卻留著沒送人。
主要是苦竹瀝入藥,也不好直接送人。
這般一小甕,剛好夠烹一次茶的量,宋婉慧不由笑了:“替我謝謝你家小姐,”說完,就轉頭吩咐了雀兒:“將我為虞大小姐準備的禮物,交給夏桃姑娘一並帶回去。”
雀兒回到內室拿了準備好的禮物,交給了夏桃。
夏桃道了一聲謝,便告退了。
宋婉慧迫不及待打開了小甕,倒了一小杯竹瀝。
淡紅色的竹液盛在瓷白的小杯內,宛如一汪瓊液,澄澈剔透,淡淡的竹香入鼻,有一種沁人心脾的清新。
宋婉慧囁了小口,竹瀝初入口時,並沒有什麼味道,可入喉嚨之後,齒頰間卻隱有一絲甘冽。
“難怪窈窈對竹瀝如此推崇。”宋婉慧眼珠子一轉,心裡突然有了主意。
宋明昭在畫《蜀艾圖》,每年端午節,文人墨客少不得要畫蜀,畫艾,掛於室內也能應一應景。
小廝過來稟報:“少爺,三小姐過來了,說是虞家大小姐,今兒送了小姐一甕竹瀝,是難得的好東西,三小姐請少爺一道過去,烹茶品之。”
乍一聽到“虞大小姐”這四個字兒,宋明昭瞬間想到,虞府大小姐,姓虞,名幼窈,小名窈窈。
難免想到了,四月初八沐佛節那日,虞大小姐一身素錦裙,站在綠蓋如去的菩提樹下,捧著許願帛,踮起了足尖,許願擲錦的畫麵。
虞大小姐姿儀靜好,宛然靜美。
雖然過了許久,可他依然記得她溫軟的聲音,如嬌鶯燕囀,燕語喈喈,聲聲入耳:“佛家講究緣份,萬事適可而遏止,求的不過心安二字。”
小廝見少爺一直沒說話,想著三小姐還等著,就問:“三少爺,您可要前去?”
“去!”宋明昭隨手將筆扔進了筆洗裡,轉身就往門外走。
倒讓小廝看得一愣。
不知道為什麼,他總覺得少爺的步伐急了一些,難道是擔心三小姐久等了?
宋明昭到了八角亭。
宋婉慧已經支了小泥爐,燃了炭火,盞內淡紅色的竹水,氤氳煙嫋,淡雅的竹香,猝不及防便入了心竅。
宋明昭坐到凳子上,接過了宋婉慧手中的茶鑷:“我來!”
宋婉慧驚了一下:“你要親自烹茶?”
大哥天資聰穎,打小就展現了非一般的天賦,父親為免家中庶務雜亂,擾了他的心性,不僅單獨在府裡劃了一大塊地方,給他建了一座院子,甚至在他七歲的時候,將他送進了寶寧寺,說寺裡清淨,也更能靜心讀書。
大約也是如此,大哥的性子淡漠,與她也不是太親近。
她長這麼大,還沒喝過大哥親手烹的茶。
宋明昭淡聲道:“《本草經》記載,竹瀝乃天之神水,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竹不食,非竹水不飲,端午節前後的竹瀝,更屬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