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下鴉雀無聲。
久久之後,隻聽得帝王又開了口:“聽聞,此匕鑄成時,聲動四方,宛如蛟吟當空,東境霎時黑雲壓城,雷鳴電閃,下了一陣急雨,緩了東境旱情,寧王頓覺此匕是詳瑞,快馬加鞭派人送進了京裡。”
他初一登基不久,與江山社稷尚無功績,於朝臣也無威懾,寧王派人送此祥瑞,蛟眾臣於龍之下,貢蛟於聖上,是歸心之意,以示臣服,也表達了他登上皇位,是天命所歸,所以天賜神兵,降急雨,緩旱情。
是真龍也!
這一樁,還成就了一樁美談。
他之所以能儘快穩坐江山,這把匕首,可謂是功不可沒。
隨著帝王聲音落下,朝臣們都想到這一樁往事。
高位上的皇帝拿著匕首,聲音不喜不怒:“朕得此奇匕,心甚悅,試其鋒芒,果真是吹毛斷發,削金斷玉,是難得的神兵利器,於是賜名四海蛟龍匕。”
朝堂上,又是一陣冗長的靜默。
皇帝看著手中一如往昔的四海蛟龍匕,似乎陷入了沉長的回憶之中。
久久之後,他緩緩地拉開匕鞘,鋒芒雪亮,幾乎刺痛了他的眼睛:“後來,五皇弟自請前往幽州鎮守,朕賜下了這柄四海蛟龍匕,望他能為大周震四海,定九州,平天下戰事。”
其實,自他登基之後,一直對各地藩王十分忌憚,將四海蛟龍匕賜給殷厲行,其中也飽含了令他震懾四地藩王的深意。
當時,他想著,殷厲行雖然頑劣,不堪重任,可到底是皇室中人,幽州也有戰將輔佐戰事,定能藩王造成一定的威懾。
威寧侯已經駭得麵如土色。
他深知,這一把四海蛟龍匕,成了焚儘皇帝理智的最後一把火,一旦這把火燒起來,滿朝上下一場腥風血寸在所難免,首當其衝的還是威寧侯府。
皇上手指輕碰了四海蛟龍匕,哪知鋒芒太利,僅輕碰了一下,手指上便血湧而出,隨侍一旁的內侍,嚇了一跳:“陛下,來人啊,快傳禦醫……”
大殿上,因皇上受傷而驚惶起來。
可底下一乾朝臣,卻埋著在地上,大氣也不敢喘一下了。
皇帝愣然地看著手中的血:“五皇弟接了四海蛟龍匕,並當朝抽開外鞘,劃破了手掌,鮮血噴湧而出,以誓血為盟,跪伏在地上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定不負皇恩浩蕩,臣弟亦不負兄長信任。”
往後十幾年,他這位皇弟,鎮守幽州,威名赫赫,令四海歸心,九州安定,朝堂內外也是高枕無憂。
親曆過當年那一幕的官員不在少數,聽皇上提及了這樁往事,紛紛汗濕重襟。
禦醫已經在為皇上包紮,因為靠得近一些,耳邊聽到了皇帝喃聲道:“原來,四海蛟龍匕,劃破體膚,竟如此疼痛,而這一份承諾,也如此鄭重,終究是朕輕賤了他當初那一句,臣定不負皇恩浩蕩,臣弟亦不負兄長信任。”
為臣子,定忠君之事。
為臣弟者,定不負兄長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