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王死後,百姓們都隱約能感受一股暗藏的洶湧,難免惶恐。
這種惶恐,在葉寒淵敲了登聞鼓,狀告長興侯十罪之後爆發了,短短一個月內,全國各地民憤四起,很多地區都有小規模的動亂。
消息八百裡加急送進宮裡,呈到皇帝麵前。
皇帝這才清楚地認識到,幽王之死對大周國造成的嚴重後果,他恍忽想到了前朝有一元祖,立了皇太孫,大肆誅殺有功之臣。
皇太孫就勸說元祖:“不要再殺了!”
元祖聽後,就道:“你天性仁厚,將來登基後,必成一代仁帝,朕這是在為你肅清那些居功之臣,免得將來這些人,借著從龍之功而欺壓於你。”
皇太孫沉默了許久:“皇爺爺,你殺了這些有功有勇的武將,讓孫兒無將可用,那麼將來藩王造反,孫兒又該如何?你為孫兒肅清朝堂,但朝中遍及了他們的後輩、黨羽,將來孫兒登基之後,麵對他們又何堪麵目?他們又如何會效忠於孫兒?”
元祖聽了之後,大為後悔。
卻不想,皇太孫一言中的。
元祖死後,皇太孫登基,本有治國之仁心,卻無效忠之朝臣,本有文韜武略,卻無可用之人,唯一能信能用之人還是太監。
最終,藩王以“清君則”的名義反了。
幽州地處特殊,不光是抵禦狄人進犯的一道屏障,更是防禦京兆,震懾藩王最懼威懾的一道屏障。
狄人猛於虎,又有何人能替他守這偌大的幽州?
如果有一天藩王反了,又有何人能助他平亂,有何人能為他守這江山社稷?
皇帝搜腸刮腦,絞儘腦汁,偌大的朝堂之中,他竟無一人可用,無一人可信!
這時,皇帝就越發能體會到,幽王鎮守幽州的好處來,心中的怒火也是一日高過了一日。
終於在六月中旬,長興侯、及部下一乾將領、幽州一乾官員、當地豪紳等,一百二十餘人押解進京。
神機營三千精兵押著囚車,浩浩蕩蕩地進京,擁堵在街道兩旁的百姓群情激憤,石頭、臭雞蛋、爛草葉子等,不停地朝囚車砸去——
“這些畜生不如的狗東西,幽王殿是大周朝的守護神,你們害死了幽王殿下一家,簡直是喪儘天良,去死吧……”
“啊呸,舉頭三尺有神明人,你們這些人惡事作儘,這就是報應吧……”
“狗賊,下地獄去給幽王償命吧……”
“去死吧……”
“去死……”
“死……”
“……”
百姓們推攘著街道兩旁的官兵,尖叫怒罵,人聲湧騰。
周令懷坐在一家客棧的二樓,靜靜地看著長長的囚車一一駛過了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