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交代了這是送給鎮國侯宋世子的謝禮,接著又道:“叫上劉婆子在外院庫房當職的孫子劉根一起。”
夏桃連忙應下。
謝禮的事解決了,也算了了一樁心事,虞幼窈去了香房,她之前做的大半香丸,都拿給了表哥,打算再做一些準備著。
虞幼窈是沒將謝禮當回事,許嬤嬤卻忍不住琢磨。
虞幼窈搬了窕玉院之後,虞老夫人精心挑了三家人,跟了虞幼窈一起伺侯。
陶大一家不必說,陶大管著虞幼窈車馬出行,陶媽媽管著窕玉院大小事,春曉貼身伺候,還有一個兒子在外院馬房做管事。
老趙一家,趙媽媽管了小廚房,老趙並兩個兒子在外院伺候著,負責莊鋪上跑腿收賬的活計,也是十分體麵。
還有就是劉婆子一家,劉婆子年歲大了些,平常都是在自己屋裡清閒著,但虞幼窈不管出門,還是遇事,都少不得要劉婆子陪同著一起,她媳婦劉媽媽管著庫房,兒子是外院管事,孫子跟著兒子一起在外院當職,也是得力。
虞老夫人什麼都為孫女兒算計好了。
在家裡自己護著,還有得力的手下幫著。
將來到了彆人家裡,手裡頭有龐大的嫁妝,還有這些忠仆跟著一道陪嫁,也能很快在夫家立根。
虞老夫人處處都為孫女兒精打細算,這已經不單單是寵愛,而是溺愛。
表麵上看,這樣沒什麼不好。
可是!
寵愛是有底限的,但溺愛沒有。
虞老夫人為虞幼窈算計越多,虞幼窈自己需要學習、算計、思量的就越少,養出了散漫率真的性格,少不得要吃虧!
自己初初入府那會,虞幼窈就是這性子。
也好在虞幼窈年歲小,沒真讓虞老夫人養廢了。
這幾個月來,虞幼窈自己爭氣,學了本事,長了心智,也有城府。
可許嬤嬤心中卻很是憂慮。
虞幼窈得了太後娘娘的賞賜,將來的前程自是不必說了,但前程大了,將來遇的事就更多。
虞府人口少,楊氏有心眼,但上不得台麵,家裡亂七八糟的事也少。
但是,京裡大戶人家多像鎮國侯府那樣不分家,幾房混居一起,親情、利益糾葛在一起,關係複雜,牽扯不斷,虞幼窈也該多了解一些才是。
明白了人心人性,也該知道防備。
許嬤嬤低頭,左手腕脈上帶了虞幼窈用五色絲線編織的平安繩,上頭三顆清涼避暑珠堅重內斂。
虞老夫人沒有教虞幼窈的東西,就由她來教。
……
空青指揮下人,將收拾好的東西搬上了馬車,就回了九昭軒:“少爺,東西都收拾妥當,可以出發了。”
“再等等。”宋明昭瞧了書案上鋪呈的幾張紙墨,頭也沒抬。
這是昨兒虞大小姐留給農婦的筆墨,後麵他重新寫了一份,又使了一些銀錢,將這幾張紙墨換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