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雖然不禮佛,但大哥哥常年住在寶寧寺裡讀書,家裡也有些佛緣,因此祖母大病初愈,便要上寶寧寺祈福。
這才遇上了窈窈!
虞幼窈吃驚不小,三月七日在寶寧寺那日,她見宋祖母氣息衰弱,咳喘不停,便覺得不好了。
沒想到,竟然衰弱到這地步。
當時,她想著宋祖母一直待她很不錯,與祖母關係也十分親近,這才送了藥梨膏的方子。
這膏子需以桑椹、川貝、雪梨入藥。
但是,這川貝卻十分講究,要用蜀地才出產的一種叫“懷中抱月”的小川貝,才好用。
她想著,這個方子能治二十餘種咳喘症。
猶其對陰虛嘮咳,咳痰帶血效果最佳。
雖不能具體知道,宋祖母屬於哪一種咳喘,但見了她咳喘的症狀,大體是有用的,卻沒想到誤打誤撞,正對了宋祖母的病症。
隻是這養了半年的身子,經宋明昭這一昏迷,怕也是白養了。
難怪宋婉慧這麼擔心。
虞幼窈拍了拍宋婉慧的背,轉開了話題:“史禦醫是前太醫院院史,醫術更在胡禦醫之上,既然他說,麝藥香丸對宋世子有用,應該是對如何救治宋世子有些把握的,眼下史禦醫正在為宋世子灸治,大約一會兒就有結果了。”
宮裡的禦醫們,大多都十分謹慎,含糊其詞,棱模兩可的話最麻溜,沒有把握的話也不會放外吐。
史禦醫既然與鎮國侯府提了麝藥香丸,那麼肯定是有幾分把握的。
聽了這話,宋婉慧心裡好受多了:“希望大哥哥能沒事。”
她也不是傻子,虞幼窈這話,雖然安慰居多,可仔細將話掰碎了一想,卻是句句在理,半點也不帶含糊。
虞幼窈拿了帕子,幫著她擦了眼淚:“我方才給宋祖母用了一丸鎮心理氣丸,鎮心定驚,理氣提神效果不錯,宋祖母身邊,再有我祖母陪著,史禦醫也在府裡,你就彆再瞎想了。”
字字句句,皆在肺腑,宋婉慧剛止住的眼淚,頓時又衝出眼眶了:“窈窈,我真不知道要怎麼感激你……”
大哥哥昏迷之後,她學著窈窈幫著母親管家。
她心裡想著,自己小打就是祖母教養長大,又有母親言傳身教,雖然沒有管過家,但管家的一應事務,卻知道得清楚,也知道怎麼去做。
窈窈比她還小了大半歲,就已經能將家裡管得這樣好了。
她如何能做不到?!
不當家不知當家的苦,很多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
僅僅隻是三天,她就有些焦頭爛額,好在家裡的一應事都有慣例,又母親身邊的人提點著,倒也勉強把家裡管起來了。
可這會兒,在她擔心親人,無能為力的時候,窈窈三言兩語,字字句句都是妥帖,一舉一動,也都處處周全。
她就知道了,論起為人做事她遠遠不如窈窈。
但是!
她也不會妄自菲薄的認為自己不如虞幼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