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與君共嬋娟(2 / 2)

表哥萬福 猶似 4157 字 11個月前

殷三取了後背的包裹打開,將一封信,以及一個方盒遞給了虞幼窈。

虞幼窈連忙接過,小心翼翼就打開了信:“時至八月,果物豐美,滋味甚好,遂與爾分甘同味,共嘗之,安好,勿念!”

虞幼窈一個字一個字地數,數了二十六個字,忍不住笑彎了唇兒。

雖然,表哥每次的信,都是簡明扼要,但是仔細讀來,卻也能感受到表哥對她的牽掛,令她心中歡喜。

虞幼窈小心翼翼地疊好信,塞回了信封裡,又拿起了殷三遞來的方盒,也沒急著打開:“這是什麼?是表哥特意讓你轉交的嗎?”

殷三點頭,沒有多說。

於是,虞幼窈就知道了,方盒裡的東西,肯定是表哥精心為她準備的,肯定不一般。

心裡充滿了期待,她迫不及待打開了盒子,將盒子裡的棉絮取出,從包裹的絹帕裡,拿出了一方硯台。

虞幼窈驚瞪了眼兒:“這是紅絲硯,隻有山東青州才有的紅絲硯!!”

這塊紅絲硯,紅絲映帶,鮮豔逾常,觀之華縟密致,皆極其妍,資質潤美,紅黃相紋如禽魚雲霞,山川花卉。

虞幼窈捧著紅絲硯,眼睛黏在上頭挪不動:“我隻是在書上,見過相關的描述,還是頭一次見到真的紅絲硯,據說紅絲硯,是天下唯一勝過端硯的硯台,隻因太過稀少,品相太難得,所以世人對紅絲硯所知甚少。”

曆朝曆代不少大文豪,都對紅絲硯推崇不已,書上有不少相關記載。

但紅絲硯實在太過稀少,開采又十分不易,所以紅絲硯第一硯之名,被端硯之勝名所取代,但紅絲硯卻不在名硯排名之內,足以證明它的超然地位。

虞幼窈讚歎不已:“表哥可真厲害,連這麼難得的紅絲硯都能弄到。”

她重新取了一條老墨,注少許水於硯中,墨條磨動,既堅以潤,腴發墨汁,手拭如膏,膏潤浮泛,墨色相凝若純漆。

虞幼窈笑彎了唇兒:“《硯錄》上記載,紅絲硯其異有三!”

“一也,他石不過取其溫潤滑瑩,紅絲硯漬之以水,而有滋液出於其間,以手磨拭之,久粘著如膏。”

“二也,他石與墨色相發,不過以其體質堅美,紅絲硯常有膏潤浮泛,墨色相凝若純漆。”

“三也,他石用訖,甚者不過頃刻,止終食之間,墨即乾矣,紅絲硯若複之以匣,數日墨色不乾。”

虞幼窈取了玫瑰箋紙,執筆在手,以墨潤毫,提筆回信。

書寫時,頓覺墨紙相滑,毫無滯澀之感,漆墨附於紙上,傾刻間墨乾於紙上,墨筆純黑,柔亮。

虞幼窈驚歎:“果然名不虛傳!”

她絮絮叨叨,又寫了十幾頁紙,零零碎碎,全是家中的一些瑣事,還順帶提了宋明昭吐血昏迷的事。

待覺得手腕有些酸了,虞幼窈終於停了筆。

重新看了一遍回信,總覺得自己似乎寫了很多話,可仔細一看,又感覺仿佛還有很多話沒有寫完。

虞幼窈重新提筆,蘸墨,寫下:“金秋八月,菊相爭放,雖不能與君共賞月之團圓,願與之共嬋娟!”

再過幾日就是中秋佳節,人月兩團圓,隻可惜表哥身在山東,不能與她一起過賞月吃月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