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老夫人倒吸了一口涼氣:“這罪名可不輕,細論起來諸多罪名與長興侯等同,皇上什麼反應?”
宋修文不是什麼名不經傳的小人物,而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因擅水戰,常年與倭寇交戰,為鎮國侯府一係累積了不少威望名聲。
看來這一次,鎮國侯府要栽個大跟頭了。
虞宗正臉色也不太好:“皇上勃然大怒,欽點了吏部尚書為欽差大臣,兵部、都察院都派了官員隨行,協助徹查此案,都察院這邊,皇上點了我。”
虞老夫人聽愣了一陣,麵色凝重:“浙江這塘渾水,可不好趟,身在朝堂,一個人是犯不了錯的,罪名越多,越大,參與的人就越多,乾係就越大,江南自古就是富庶之地,賦稅重地,宋修文一案的牽扯,隻怕比及幽王一案,有過之而無不及,皇上讓你參與此案,隻怕是禍非福。”
虞宗正也是這樣想的,所以下朝之後,連衙門也沒去,直接就回了府中,找了母親商議此事。
而從旁聽著的虞幼窈,卻不這樣認為,她首先想到的是,幽王一案牽連甚大,朝中有不少空缺。
虞宗正原先在吏部任五品郎中,雖然沒什麼建樹,卻也沒有錯處,後來調任都察院,也有謝府因娘的死而心生不憤,暗中運作的結果。
可以說是明升暗降。
當然這事,虞府人人都心知肚明。
卻沒人敢多說半句。
此次三司會審幽王一案,虞宗正表現可圈可點,得了皇上嘉獎,這才被委以重任,協助欽差大臣辦案。
想來這一次若能辦得讓皇上滿意了,虞宗正很有可能會調吏部!
吏部為六部之首。
虞宗正的身份已經不光是水漲船高了,而是真正的治吏重臣,執掌權柄,成了真正的權臣。
她先前的猜測是對的,皇上確是有意扶持虞氏族,重用虞氏族。
同時,虞幼窈也明白了,宋修文八成是保不住了。
正想著,虞老夫人微微一歎:“看來宋修文大約是保不住了,你協助吏部辦案,儘可能把案子往清楚了辦……”
幽王一案,讓皇上對朝臣們極度不信任。
宋修文一案,又關係皇上的錢袋子。
修道、煉丹、祭天、修道場,樣樣都要用錢,沿海一帶的戰事,直接牽動了皇上的利益,便是鎮國侯府也不敢插手此案,以免惹得龍顏大怒。
虞宗正心裡也是這樣想的,可:“兒子明白這些,隻是鎮國侯那邊……”
宋修文倒台,雖不足以撼動鎮國侯府的根基,但也是影響巨大,夠鎮國侯府喝一壺了。
父親尋了祖母議事,祖母卻直接將她喊了過來,連這麼大的事,祖母和父親言談之間都沒避諱她。
虞幼窈略一思忖就道:“父親,您就沒有想過,您隻是一個言官,皇上為何要讓你參與到宋修文的案子裡?您方才說,受理此案的官員,是兼任欽差大臣的吏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