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兒,她是不願意再說這話,話鋒一轉:“祖母若是有心,倒是可以將明弟過繼到楊氏膝下,父親子嗣單薄,大房人丁稀少,有了嫡子的身份,明弟將來的前程也好走一些。”
虞宗正有這提議,對母親有心補償是真。
可追其根底,何嘗不是想給這來之不易的庶子,一個更名正言順的身份呢?
虞善言讓楊氏耽誤了幾年,未來前程不顯。
虞宗正肯定是要多花些心思,好好培養虞善明,自然就要給虞善明一個更名正言順的身份,他子嗣單薄,這事也不過份。
不過,虞宗正恨毒了楊氏。
楊氏庶出的身份,和德性,他是萬萬也瞧不上眼,便也不願意將這來之不易的兒子,過繼到楊氏名下了。
虞善思那是沒得辦法,到底是生生母親。
虞善明倒是可以往嫡母名下過。
謝柔嘉雖是商戶女,可當年虞宗慎,寫下了《海圖策》,謝府有襄助之功,也是受了皇上的褒獎。
後來,朝廷廣開海運,處處都離不了謝府的幫助。
當年的謝府,也是極富盛名,便也沒有人瞧不起謝柔嘉的出身,反而京裡頭有不少人家,盯上了海運的巨大利潤,主動交好謝氏。
謝氏為人處事精明大方,在京裡名聲也是不錯。
將虞善明過繼到謝柔嘉名下,對虞善明自然是隻好不壞。
虞宗正的算計,不僅僅隻有如此!
謝府人脈,渠道,錢財樣樣都有,虞善明過繼到謝府,謝府就是他的外家,將來就算虞幼窈嫁出去了,謝府與虞府,那也是牽扯不斷的關係。
將來虞善明走上了仕途,謝府就是看在他是謝柔嘉嗣子的麵上,也要出錢出力替虞善明打點鋪路。
虞善明有了謝府襄助,前程肯定是要比虞善思要強。
畢竟,因著楊淑婉這人,謝府是萬萬不可能,相幫虞善思的,這就等於,等虞幼窈嫁出去了,虞府就斷了謝府這個強有力的後助。
過繼不是小事,也不能是虞府一頭熱,還得要謝府同意。
虞宗正有此提議的因,還是建立在虞幼窈,對虞善明這個幼弟十分喜愛。
隻要虞幼窈點頭了,謝府就沒有拒絕的道理。
虞幼窈難免有些膩味,可心裡也明白,謝府這一門姻親有利可圖,不管是虞府,還是遠在通州的族裡,都沒有輕易放棄的道理。
她將來遲早是要嫁人的。
屆時,虞謝兩府之間的姻親關係,也就名存實亡了。
虞宗正身為大房長子,難免會對此做出考量,祖母也是樂於見成,可礙於對母親的欠疚,也不好擅作主張,就問了她的意思。
世家大戶大多都是如此。
京裡頭有些人家,因嫡妻早逝,為了維係與嫡妻娘家的姻親關係,還會娶了嫡妻家中的庶妹。
若沒有合年齡的,還會去嫡妻族裡,挑一個年歲相當的族妹,嫁進門來做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