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表哥萬福
接下來的話,不用祖母說,虞幼窈多半也能猜到了。
果然!
事情的真相各家都是心知肚膽,卻沒人敢提半句,虞老夫人輕歎一聲:“皇上念及寧國公府當年的扶助情份,又念及與皇後娘娘的夫妻情份,待這件事風波過境,就格外開恩赦免了寧氏族人,寧氏族人允許回祖地生活,驪陽公主是寧國公府這一脈唯一的根苗。”
虞幼窈唇兒輕彎,透了一絲冷冷地諷刺。
想來驪陽公主,就是當初那位那被免了死罪的庶子,留下的唯一子嗣。
寧國公府背了黑禍,禍及滿門,到頭來寧氏族人,還要感念皇上網開一麵的恩德。
可真是諷刺至極。
虞老夫人繼續道:“那位庶子,沒熬過流放之苦,隻留了一位幼女,便撒手人寰,寧氏族人帶了初生的嬰孩進京謝恩,中宮無子女,皇後娘娘向皇上討了恩典,將這個孩子抱身邊撫養,並請了封號,就是驪陽公主了。”
虞幼窈有些了然,曆朝曆代也不是沒有功臣良將家的遺女,被蔭封公主、郡主,接進宮裡撫養的先例。
中宮無子女,皇後娘娘要將侄女接進宮,皇上沒有拒絕的理由。
加之寧國公府的事,朝臣們都是心知肚明,皇上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聲、臉麵,自然要厚待皇後娘娘,及寧國公府的血脈,甚至是寧氏族人,也不至於寒了朝臣們的心。
太後娘娘之所以對驪陽公主寵愛有加,是看在皇後娘娘的份上。
也有補償寧國公府的意思。
但是!
驪陽公主再怎麼受寵,也不是真正的皇家血脈,蘭妃娘娘也確實沒必要,將驪陽公主放在眼裡。
虞老夫人輕撚著佛珠:“造孽喲!”
虞幼窈也知道,祖母嘴裡這個“造孽”指的是什麼,不覺就想到了周厲王的下場,就有些心有戚戚。
虞老夫人轉了話:“錢財都是身外之物,捐了也就捐了,天災**不斷,隻要是這大周朝的子民,就沒人能獨善其身,多捐一些出去,免得旁人以為咱們家藏掖著,儘盯著咱們家盤剝,那才是後患無窮。”
若不能滿足上位者的胃口,不僅會惹了上位者的不滿、猜忌,吃力不討好,恐怕有了第一回,就有第二回,第三回
虞幼窈點頭:“表哥也說了,太後娘娘既然說了是募銀賑災,那麼這捐出的錢,至少有半數,是用要在百姓身上。”
為了方便幫助表哥廣積糧,這兩年她將自己名下好些產業,以虧損的名義便賣,悄悄置業、置產,由明轉暗。
朝廷也隻能查到明麵上的產業。
有了鏢行和商船的巨利,娘留給她的那些嫁妝產業,反而成了小頭。
太後娘娘募銀賑災,她捐糧捐藥,又一口氣捐了一百萬兩,在所有人看來,也是掏弄了大半家底,確實是不負皇恩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