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幼窈另外又拿了一雙鞋子,還有一把十分精巧的雙麵繡牡丹花開的團扇,這是為大舅舅和大舅母準備得。
王氏自個兒沒有女兒,從來沒有享受過,這種針線活上的孝敬,拿著團扇,更是喜得合不攏嘴。
雙麵牡丹兩麵不同,一麵是粉白二喬,高雅脫俗,一麵是紫紅二喬,富麗堂皇。
二喬是複瓣大花,乍眼一瞧,隻覺得美輪美煥。
王氏高興不已:“小窈兒太有心了,做女紅,可太費眼了,以後可要少做一些”
如此一來,一家人又拉拉雜雜,說了不少話,又耽擱了不少時間,這才一起去了主宅。
謝老太太一邊走,還拉著她的手,慈愛道:“我先帶你過去認一認人,認完了,就回來休息,你有孝在身,接風宴就不辦了,晚上一家人聚一起吃頓晚膳,也能多熟悉一些,”說到這兒,她就轉了話題:“你二舅母是個爽利人,三舅母性性溫婉,都是極好相處的人”
老太太絮絮叨叨說了許多。
到了主院,二舅和三舅一家,都已經等在大廳裡。
謝老太爺坐在主位上,虞幼窈恭恭敬敬地給太外祖父磕了一個頭,並且奉上了自己親手做得棉布鞋。
攏共做了兩雙。
一雙石青,一雙靛藍。
謝老太爺當場試了鞋,就舍不得脫了:“彆看一雙鞋子瞧著簡單,可做一雙既要合腳,還要舒適,耐磨的鞋子,卻是一點也不容易,衣服大了、小了,還能勉強湊合一些,鞋不可大一分,也能小一寸。”
老百姓家裡,唯獨隻有鞋子,是從來不買的。
但凡家裡有餘下的布,都是先緊了做鞋子。
謝老太爺說完了,就道:“一個姓氏代表不了什麼,既然入了謝府,就是謝府的人,以後也不要見外了去。”
虞幼窈眼眶微紅,連忙點頭應下了。
給二舅和三舅準備的,也是鞋子,一人一雙,因為是自己親手做得,便都一樣的,也沒誰會覺得不儘心。
小輩能送給長輩的東西,也就鞋、襪、腰封這些,但虞幼窈是外甥女,襪是貼身物兒,理應妻女來做,腰封講究也多,鞋子倒是更合適一些。
送給二舅母和三舅母的,也都是雙麵繡團扇。
二舅母林氏喜歡山茶,虞幼窈送了雙麵山茶,雙色大瑪瑙,紅白相間,高雅無比。
三舅母鄭氏喜歡梅花,虞幼窈就送了雙麵梅,一麵朱砂,一麵綠萼,淩霜傲雪。
幾個表哥是男子,虞幼窈不好送太貼身的物兒,就一人送了一個鏤空的銀薰球,這是一種小巧精致,能隨身攜帶的薰香器。
裡麵可以放香料、香丸,燃燒之後,煙香會從鏤空的小孔飄出,香薰怡人。
薰香球並不稀罕。
難得的是裡麵的香丸,因泉州臨海,氣候較濕,虞幼窈就做了袪濕溫陽的香丸,長期佩戴,輕身益氣,溫陽益神,很是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