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幼窈擱下了茶杯:“也頂多讓賈州府對付謝府的行為,從明目張膽,轉成了暗度陳倉,他對謝府誌在必得,所以按照原先的計劃,謝府需要多久,才能全部撤離?”
謝巡道:“最快也要三四個月左右。”
虞幼窈蹙眉:“太慢了,今兒賈州府的行為,已經在為梁王做探路棋,梁王並不需要等到皇上病危的消息傳出,再對謝府下手,隻需要帶幾百上千個精兵,偽裝成商隊,三教九流,與賈州府裡應外合,分批入城,就能控製整個泉州,介時殺掉幾個人,製造輿論,對外宣稱,有窮凶極惡的惡匪入城,州府衙門要戒嚴泉州,我們就成了甕中之鱉。”
殷懷璽都能安排一百精兵進泉州。
梁王為什麼不能?
謝老爺子麵色大變,賈州府與梁王勾結,已經是板上安釘了,虞幼窈這番話,簡直太有可能了。
其他人臉色與不大好。
虞幼窈問:“撤離泉州的計劃,是怎樣安排的?”
謝遼道:“謝府有一部分產業,轉去了北境,另外還有一批產業,分彆轉去了淮江一帶。”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武穆王的承諾再好聽,謝府也不可能,為了他一張紅口白牙,就賭上全部身家。
狡兔三窟嘛,虞幼窈懂了,也十分理解,可情勢並不允許:“將原本要轉去淮江一帶的產業,都一並轉去北境,我們最多兩個月,就能撤離泉州。”
謝迢道:“照你所言,梁王隨時都有可能動手,北境距離泉州比淮江更遠,我們何必舍近求遠呢?而且淮江是閩人聚居地,我們到了淮江才更有優勢,謝府世代經商,北境比較貧瘠,於經商不利。”
謝府決定去北境,是為了向武穆王投誠。
可眼下情況於謝府不利,謝府可暫時前往淮江,以圖後事。
虞幼窈道:“我做了兩手安排,向太後娘娘遞帖,狀告賈州府縱子成凶,禍害百姓,又給虞氏族裡去了信,屆時虞氏族裡,會發動在朝中的人脈,大力彈劾賈州府,暫時能拖一拖賈州府的手腳。”
“明兒我去衙門,與林府商定立契,購藥賑災一事就能傳遍整個泉州,同時也安排了人手,儘快將這事散播至整個大周,賑災是國之大事,賈州府是萬萬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對謝府動手。”
“從立契到籌集藥材運往北境,至少需要個把月,在這段時間,謝府的處境也相當安全,可以利用運藥的車馬、行船,先轉移一部分最重要的人手、產業去北境。“
“待賑災的藥材離了泉州口岸,京裡的動靜也傳到了泉州,賈州府要應對朝廷,一時半會也會分身乏術,至少也能拖十天半個月。”
謝景流點頭:“小窈兒的安排對謝府來說,是最穩妥的辦法,選擇北境有很大的優勢,北境遼東沿海,路途遠了一些,但走海路卻十分便利。商船到了遼東,就是是武穆王管轄的北境地界,再轉陸路,安全方便又快捷。”
“遼東省一帶,也是北境少有資源富庶之地,對謝府的發展十分有利,反而往淮江一帶轉移,卻並不容易,商船隻要不出福建,就在梁王的眼皮子底下,更容易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