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國策(2 / 2)

表哥萬福 猶似 3721 字 10個月前

謝老爺子頷首:“我們都是大周朝治下之民,所行之事,所賺之銀,都要符合朝廷、百姓、大勢的利益,了解國策國情國勢,能避免許多麻煩,也能抓住更多賺錢的機會。”

虞幼窈若有所思地點頭:“北境的商人,就是抓住了強邊禦外的國策,這才發展起來的。”

謝老爺子點頭,語氣卻很嚴厲:“但是,小窈兒你要切記,務農十倍利,經商卻有百倍利,但商人也是人,長了嘴,需要吃飯,飯從何處來?自是耕種而來,如稻麥這樣的主食,一年隻兩季,產量也低,經商賺的是低買高賣,低買的是百姓的血汗,高賣的也是老百姓的血汗,盤剝百姓不是明智之舉,百姓種不出糧,天下就要大亂,屆時商賈首當其衝,當今這局麵,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周朝還沒有徹底亂起來,野心勃勃的梁王,第一件事先謀算了謝府錢財。

殷懷璽也沒能抵抗士紳豪富的誘惑,在缺錢缺糧的時候,第一件事就要想方設法對付士紳。

噩夢裡,四皇子根基淺薄,宋明昭為了扶持四皇子,第一件事也是對謝府下手。

謝府龐大的人脈渠道,在太平年間是保護傘。

在亂世之中,其實連自保的能力也沒有。

不光謝府,天底下所有商人也都如此。

謝老爺子放緩的聲音:“你既踏足經商,就要記得謝府祖訓,不賺不義之財,天下之財,取之於民,當用之於民,十分財,七分修路鋪橋,造福一方,剩下三分留歸己身。”

虞幼窈鄭重道:“外祖父,我既承了謝府教導,自然要牢記謝府祖訓。”

謝老爺子滿意地點頭,就轉了話題:“武穆王駐軍在遼東一帶,橫跨了遼、吉、黑三地,是軍鎮,在武穆王的眼皮地下,所以北境商幫的主要勢力,是在山陝寧三地,周厲王一案之後,皇上清理了一批盤踞北境的士紳,北境商幫對東北三省的控製,也沒有那麼強了,這是北境商幫的薄弱地。”

“北境的絲布產業,有大半都是出自東北三省,你從連城蠶業入手,是個很好的選擇,東北三省距離山陝寧較遠,有武穆王和官府控製消息,等消息傳到山陝寧,連城這邊的局勢,已經由不得他們。”

虞幼窈點頭:“我已經見過李大人了,他答應會全力支持。”

傳遞消息有三種途徑。

一是經過驛站,但驛站是要經過官府的手,必要的時候,官府是可以檢閱往來信件。

二是自己派人傳達,但是東北三省是軍鎮,各地都設有關卡,查檢十分嚴格,武穆王可以在關卡上卡一卡。

三是飛鴿傳信,但是遼東一帶防禦嚴密,飛鴿傳信隻作軍用,尋常人不允養鴿傳訊,各地都設有哨塔,專門射殺飛鴿。

沒有快馬傳信,消息傳遞會很慢,一來一往兩三個月就過去了,到時候木已成舟。

所以,她在定計之後,第一時間就尋了官府的支持。

謝老爺子也知道這事:“蠶絲行業涉及了當地士族,謝府一介商戶,卻是不好出手,以免弄巧成拙,在這件事上,謝府能給你的幫助十分有限,隻能靠你自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