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幼窈一走路來,看到了地上鋪設了大大小小的卵石,卵石顏色、形狀、花紋千變萬化,呈現出變幻萬千的圖案。
冬梅就解釋:“襄平陰濕苦寒,殿下擔心小姐住不慣,鞍山盛產青石,隻青石不如卵石耐熱,殿下做主在院裡鋪了打磨平滑的大型海卵石,海卵石吸濕辟寒,冬天燒了地龍,不僅耐熱,還傳熱,到了夏天,灑些水在地上,能解燥熱之氣,冬暖夏涼。”
大型的海卵石較少,最大的能達到三十尺有餘(十米左右)。
院子占地很大,海卵石打磨不易,絕不可能在短短三個月內完成,想來殷懷璽是一早,就安排人做了準備。
確實是花了不少心思。
冬梅扶著虞幼窈,最後停在院中的老榆樹下。
巧的是,這竟然也是一株紫榆樹,比謝府那株年頭還要久些,盤根虯紮,宛如一條巨龍盤踞,遒勁斜杆,盤旋而上,上頭碧蓋如雲,宛如“巨龍”口吐的層層綠雲。
虞幼窈不覺就想到了,漪水院裡那株伴著母親成長的老榆樹:“這株紫榆,是一開始就種在這裡嗎?”
冬梅頷首:“正是。”
紫榆樹上已經發滿了葉子,虞幼窈不禁笑道:“改天讓許姑姑做榆葉餡餅吃,等榆錢長出來了,還能做榆錢雞蛋餅。”
主屋裡頭,鋪了精美的絨毯,屋裡的陳設比照了漪水園,另外加設了暖炕,炕桌,用卵石砌了壁爐。
虞幼窈泡了藥浴,洗去了一路車馬的勞頓,突然就有了久違的安定感覺。
許姑姑端來了午膳。
除了清淡溫補的藥粥、雞蛋、菌菇等,另外還準備了涼拌榆葉,和烤得金黃酥脆的榆葉餡餅。
鮮嫩的榆葉味道異常清鮮,帶了一點點回甘,是一種很淳樸,自然的味道。
北方天寒,不行木床,大多都是睡炕床,顯得簡陋些。
考慮到虞幼窈習慣了千共拔步床,殷懷璽在炕床四周,置了千工床屋,和她平常睡的千共拔步床沒什麼區彆,襄平濕冷,如沉香、老檀之類的木料,不如榆樹耐濕,舒適,所以用料都是老紫榆木。
炕床上麵鋪了用玉片編織的玉毯。
風餐露宿趕了幾日路,虞幼窈難免有些疲憊,午睡了一會兒。
醒來時,已經到了未時。
春曉伺候虞幼窈梳洗:“孫伯和武穆王府的溫管家過來了。”
虞幼窈連忙道:“孫伯是幾時過來的?怎麼不把我叫醒?”她心念一動,接著又問:“武穆王府的管家姓溫?可是從前老王妃身邊的老人?”
老王妃娘家就是姓溫。
冬梅挑了一身青色雲錦纏枝花葉圓領大袖襖裙過來,聞言就道:“孫伯也是才來,讓奴婢們不要打擾王妃,至於溫管家,從前是老王妃的陪房,很得殿下信重,早前虞園修整,也是溫管家裡裡外外地幫著一起操持。”
虞幼窈問了溫管家的事,就起身進了偏室,換衣裳。
襄平比較苦寒,衣裳要厚重一些,圓領大袖的上衣,長及小腿,配以八幅褶裙,露裙二、三寸,裙幅下邊一、二寸部位,綴以一條精美繁複的花邊,作為壓腳,行動輒如水紋,翻滾著細致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