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麓山書院(1 / 2)

表哥萬福 猶似 4294 字 10個月前

從前在虞府,虞幼窈對虞善思照顧有之,疏遠亦有之,沒想到離了京兆,和虞善思相處起來,卻是沒了從前的芥蒂。

她笑問:“用早膳了嗎?”

虞善思下意識搖頭:“夫了隻允了半天假,所以……”卯時就動身來了虞園。

“早食不可一日不餐,以後要多注意些,可彆折騰了身子。”虞幼窈看向了虞善思,溫聲交代,說完了,又吩咐春曉:“去看看小廚房,可有什麼吃的東西,端一些過來。”

夏桃屈身退下。

花廳裡隻剩下姐弟倆人,虞善思連忙又問:“大姐姐身子可還好些?”

虞幼窈頷首:“已經好了許多,以後多養一養,也就沒事了,”說到這兒,她話鋒一轉:“來了北境這麼久,可還適應?”

虞善思也點頭:“北境挺好的,武穆王府對我也頗多照顧,我如今在麓山書院讀書,住在學舍裡。”

接著,就喋喋不休地說了許多書院裡的事。

書院裡不允帶小廝,學子們的日常起居皆要親力親為,閒雲先生和湖山先生,每天隻上半個半辰的課,隨性而教,想到什麼,就教什麼,並拘泥於形式,能學多少,全憑自己。

書院不設考,不攀比學問,但每一個月,先生就會帶學子們出去遊曆十天,或名山大川,或農家小院,或農桑耕種等不一而足,之後會要求每一個學子,交一份課業,或文章、畫作、樂曲、書法等,不一而足。

書院裡,不光教儒家典籍,包括並不限《四書五經》,《三綱五常》等等,甚至還教道學,佛學等。

教舉業,卻不儘教。

書院分東院和西院,東院教學問,卻不攀比學問。

西院教兵法策論和武學。

可謂是文武雙全。

虞幼窈若有所思,閒雲先生和湖山先生在北境開書院,原也是殷懷璽鼓動的。

在談及教學時,殷懷璽率先表示:“教學內容包括《四書五經》,《三綱五常》,卻並不限儒釋道三學。”

八股有兩個必須,題目必須來自《四書》和《五經》,對題目的解答,也必須來自朱熹的《四書注解》,《三綱五常》,據題立論,就限製了考生們的自由闡發。

出題圈範圍,答題也圈範圍,就圈禁了考生們的思想,因此考生們為了應試,隻能死讀《四書五經》,《三綱五常》。

讀死書,死讀書。

科舉是為了選拔全方麵的優秀人才,而不是為了考試而考試的庸碌之輩。

八股愚智。

文化才能豐富一個人的眼界,見識,胸襟。

縱觀曆朝曆代,文化的興盛,同時也代表了一個朝代的興盛。

沒想到,短短三四個月,書院已經辦得似模似樣了,虞幼窈彎了彎唇兒:“課業可還跟得上?”

虞善思猶豫了一下,才道:“我基礎打得不錯,加之湖山先生顧念著與虞府的情份,平常對我頗多指點,還能跟得上。”

隻是,終究比不上大哥哥他們才思敏捷。

進了麓山書院後,他才知道閒雲先生和湖山先生名聲大,全國各地的學子都來求學,書院一額難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