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雇人,也不知道根底,用起來不頂手,使喚也不方便,萬一鬨出了麻煩,反倒誤事,香藥是給人用的,還是該慎重一些。
溫管家介紹的人都比較可靠,省了不少麻煩。
兩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虞幼窈忍不住感慨,身邊得用的人多,不管做什麼事,都能順理成章。
白芍走後不久,謝巡就過來了。
虞幼窈給大舅舅行禮,就提了要借用謝府的名頭行事。
謝巡笑了:“巧了,我今兒過來,也正要和你商量,老太爺打算將謝府七成錢財,五成捐給武穆王,二成捐給官府。”
虞幼窈愣了一下:“其實,也不必如此……”
這都是謝府世代累積的家當。
謝巡搖搖頭:“人人都知道,我們謝府富甲天下,如今我們背井離鄉來了北境,俗話說,人離鄉賤,我們在北境沒有什麼根基,這些錢攥在手裡,也惹人眼紅,用七成的身家,換謝府在北境安身立命,也是值當。”
虞幼窈下意識道:“那也不用這麼多……”
謝巡道:“北境不是隻有武穆王,大大小小的官府,當地士紳,沒一個是好相與的,隻捐一部分,旁人覺得我們藏捏著,錢捐了也得不了好,還裡外不是人,捐得痛快些,旁人覺得我們高風亮節,認為我們仁義,我們家在北境,才能盤得開。”
這道理,其實和外來商賈,攜了大批物資過來,捐助武穆王,助官府安置難民,賑濟難民,尋求商機是一個道理。
虞幼窈內心沉甸甸的。逃過了梁王,逃離了泉州,可北境士紳豪強,根深蒂固,不是梁王,更勝梁王。
謝巡喝了一口茶,又道:“主要還是給武穆王做伐,借機敲打北境的士紳,在外人眼中,我們家與武穆王有了這樣一份香火情,以後旁人想要動我們,首先要掂量一下武穆王府,若有人不長眼睛的,武穆王也不需顧忌,明目張膽地為我們撐腰,謝府也不會太被動,打通了錢路子,何愁千金散儘複不來?”
梁王要反,北境也不能獨善其身。
眼下小窈兒和殷懷璽的一舉一動,何嘗不是在為即將到來的亂世做萬全準備。
拋開小窈兒與殷懷璽之間的情分不提,謝府有幸得了武穆王庇護,哪有白占好處,不思回報的道理?
朝廷頒下了國策,士紳們表麵配合,協助安置流民一應事宜,但也並沒有出大力,人人都在觀望。
這個時候,就該有人身先士卒,做一個表率。
有了對比,士紳們才不會含糊。
武穆王手中的物資越多,北境才更安穩。
話到此處,虞幼窈就知道自己眼界窄了。
論世事洞明,人情達練,她遠不如謝府來得博大:“您打算怎麼做?”
謝巡道:“還是按照原計劃,五成捐給武穆王做軍資,另外兩成就購買避疫的藥材,捐給州府衙門,借謝府的名頭行事,倒不如直接坐實了。”
避疫的藥材不算金貴,便是二成也足以將遼東三省的相關藥材買空了。
虞幼窈憂心的問題,一下就解決了大半,她卻並不覺得高興。
謝巡知道她的顧忌,解釋道:“銀票管控嚴格,又受官府監管,謝府撤離泉州時,為免賈州府懷疑,隻將少許的銀票,兌換成了真金白銀,因此手中積壓了大批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