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如此一來,這誇讚的話難免貧乏了一些,與人客套禮數,倒也無妨,但想要與人相交,卻是遠了話。
虞幼窈笑了:“夫人過獎了。”
虞氏和葉氏一北一南,乃是一北一南兩大世族權門,自古便有“北虞南葉”,到了前朝末年,虞氏一族的名聲,一度蓋過葉氏,成為前朝第一權閥。
隻可惜,成也忠烈公,敗也忠烈公。
到了本朝,虞氏一族雖受朝廷青睞,每有子弟在朝中升任要職,重用卻不儘用,就導致虞氏一族漸漸衰落。
這一落沒就是數百年之久。
論家族源遠流長,葉虞不分上下,可若論底蘊,虞氏一族自是比不過人才輩出,在朝中遍及黨羽的葉氏一族。
所以,誰都能用虞氏一族來誇讚虞幼窈。
唯獨葉氏不行。
她倒不會多想,可換個人就不一定了。
小嶽氏提了虞氏一族,虞幼窈倘若回話,必然也要謙虛一番,夾帶了葉氏一族,回一句謙虛,順帶著捧人的話。
謙虛的話,放在彼此同等的地位,那是謙遜有禮,若是不同等的地位,謙虛成了謙卑,關係可就分了上下高低。
站在小嶽氏的立場,豈不是明擺著給小嶽氏難堪嗎?
明白著告訴人家,你方才說錯了話!
果然,小嶽氏聽她道了謝,便沒了旁的話,不由愣了一下,頓時反應過來,臉色白了白,就有些尷尬了。
人與人之間相交的禮數,往往很是微妙,是要考慮到雙方的家世,身份,地位。
好在虞幼窈趕忙轉了話,笑道:“我師從葉女先生,從前蒙她傳道授業解惑,精心教導多年,視她為恩師,說起來,我與你們葉氏,倒還有些淵緣。”
小嶽氏陡然鬆了一口氣:“這麼多年來,也是承蒙貴府對秋娘多有照料,秋娘的日子才能安生一些。”
這和離的女人,甭管多麼有才,旁人難免也要指指點點。
也是虞府人丁少,虞老夫人還有貞婦的名聲,虞老夫人瞧中了秋娘,連帶著旁人,也要高看秋娘幾眼。
小嶽氏話鋒一轉,又笑道:“前些日子,秋娘給我家老爺寄了信,她在信中提及,郡主是她的得意門生,讓我家老爺對郡主多照應一些。”
秋娘在信中,對韶懿郡主多有讚賞。
老爺沒說彆的。
但是,單從他拿著這封信,足足琢磨了兩刻鐘,就知道他是從這封信之中,窺出了很多其他東西。
老爺在遼東任州府多年,從不插手士紳和藩王之間的爭鬥,可韶懿郡主來了襄平之後,老爺的態度明顯有了轉變。
不光是謝府識趣,更重要的還是,韶懿郡主的一言一行,符合官府的利益,誠然她是屬藩王一係。
可這世界上,有誰會和一個真正聰明,有眼界,有格局,還有胸襟的人為敵?
虞幼窈心裡很感動,連忙問:“我來了襄平之後,給葉女先生去了一封平安信,又寄了一些襄平的特產,還沒有收到葉女先生的回信,不知先生近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