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六公子起先也有些惑疑,電光火石之間,就想到了:“蠢貨,朝廷頒發了國策,收容了大批流民,流民的安置,與韶懿郡主推廣番薯種植息息關,否則百萬流民聚集遼東一帶,糧食就成了最大問題,若糧食不足,就容易引發暴亂,州府衙門難辭其責,還有眼下,州府衙門最頭疼的防治病疫一事,也都是韶懿郡主在主導……”
想明白了這些,他心裡悔得連腸子都綠了,他自認挑了一個最好的時機,敲山震虎,應對韶懿郡主的同時,還能震懾豪紳。
但韶懿郡主隻怕一早就猜到士族會有動作。
協助推廣番薯種植,韶懿郡主從中起到的作用雖大,但番薯去年就在襄平,大規模種植成功,官府對這事也很重視,這並不足以,讓向來“明哲保身”的葉梟慈站到韶懿郡主的陣營。
所以,韶懿郡主一來了襄平之後,首先就主導了防治病疫一事,將葉梟慈拉到了她的陣營。
一旦士族有什麼妄動,她就能借州府衙門的勢,借力打力,對付士族。
這並非什麼計謀。
但往往成大事者,都擅未雨先籌謀,屋子都搭好了,還怕淋雨不成?
這才是韶懿郡主的高明之處。
賀知縣腦子一清,頓時麵如土色:“百萬流民,倘若爆發了疫症,州府衙門首當其衝,韶懿郡主是防治病疫最關鍵的人,而且韶懿郡主也不是什麼普通人,她背後還站了保皇黨、宗室,還有眼下主理朝政的太後娘娘,她有冤情告到了州府衙門,葉大人不可能不管,區彆就在於,要怎麼管,管多少……”
州府衙門的職權,對士族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他是不可能輕易打破平衡,為自己惹麻煩,葉梟慈便是受理了此案,最多查明了真相,還韶懿郡主清譽。
但葉梟慈若是站到了韶懿郡主的陣營,那是必定要管到底。
“完了,完了!”賀知縣額頭不止地冒出了冷汗。
他做的那些事,雖然自信能躲過黃文獻的探查,但前提是張氏的案子,是由縣衙來審理,他直接參與到這個案子裡,才更萬無一失。
可現在州府衙門受理了韶懿郡主的冤案,那麼與韶懿郡主的冤案,有直接關係的張氏告狀一事,自然就歸了州府衙門來審理。
案子一經徹查,他做的事就瞞不住。
拔出蘿卜帶出泥,韓氏一族隻怕也……
韓六公子也想到了這些,急聲道:“不行,我必須馬上趕回西安,將此事上告家族,也好提早應對,襄平的事,就有勞賀大人暫時先頂一頂,待我回到族中,與族中長輩商議之後,一定會相助賀大人。”
賀知縣一聽這話,麵色一陣灰敗,韓六公子嘴上說得好聽,一旦他離開了襄平,就等於韓氏一族已經變相放棄他了。
張氏告狀這背後一切事,是韓六公子定計,他出手安排的,倘若韓六公子離開,韓氏一族棄卒保車,就沒有充份的證據表明,這一切和韓六公子有關。
韓六公子要犧牲他,保全自己,乃至韓氏一族。
賀知縣目光閃了閃:“隻有這事不牽連到韓氏一族,韓氏一族才能騰出手來保下官不受牽連,六公子請放心,州府衙門一時半會,查不到我頭上……”
韓六公子目光閃了閃,轉身欲走。
這時,賀知縣衝身邊的小廝使了一個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