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百姓驚奇地發現,身上一些輕微的風寒症狀,因為用了避疫的香藥,竟然兩三天就不藥自愈了。
到藥店去一打聽,就知道了,原來避疫的方子,大多都有扶正袪穢,清潔空氣,袪濕行氣的功用。
隻花少許的時間,就能減少生病,省了藥錢,又省了因病耽誤活兒的損失,百姓們何樂而不為呢?
要知道,北境物資本就缺乏,藥材價格也不低,許多百姓都吃不起藥的。
一時間,製香用香風靡了整個襄平縣,及周邊各個小縣,甚至還有向外擴散的趨勢。
脂玉樓未開先火了。
就連虞幼窈在聽說了這事之後,都忍不住感慨:“要不是那些方子,都是《天香錄》和各種香典上記載了,並且都是十分難得的方子,我幾乎都要以為,是不是白芍姐姐和青袖姐姐,尋人演了一場場戲,為脂玉樓造勢。”
脂玉樓製作各中避疫香藥,用於災民防治病疫,這是站在大義的立場上,建立了良好的經營形象。
公開香藥方子,這是造福百姓。
香藥方子真實有效,這變相說明了脂玉樓的實力。
春曉忍不住笑:“您手中的香藥方子,那都是大浪淘沙之後,傳承下來的好東西,也隻有您不當回事,換作其他人,少不得也要藏掖著,為自己謀利。”
甭看那些香藥方子,用的藥材、香料都是常見的。
但是,春曉卻是知道,越是高明的大夫,開的藥方就越精簡,用的藥材配伍就越普通,就好比孫伯,他自己研究了不少藥方,大部分用藥,都是控製在十種藥材以內,便是複雜一些的病症,也不會超過二十種。
而香藥也是如此。
小姐研製的天澤香丸和膏油,從最初的上百種藥材的配伍,漸漸濃縮成了三十多種,所用的香料和藥材少了,也更簡單了。
不僅降低了成本,效果也更好了。
虞幼窈輕笑了:“個人的力量始終有限,隻有讓百姓們一起重視,才能達到真正的防預,不要以為災民得到了安置,就不會爆發疫症。”
春曉愣了一下:“難道不是嗎?”
虞幼窈搖搖頭,解釋道:“災民逃荒到了遼東,一路上挨餓受凍,身體虧得厲害,眼下災難還沒有真正過去,他們都憋著一股勁,狠撐著,等他們安定下來了,有了食物,精神一鬆,氣兒一泄,會有不少人病倒,病症都有一定的傳染性,一傳十,十傳百,普通的風寒就演變成了溫疫。”
防治病疫的香藥,有的驅穢避邪、有的扶正溫陽、有的袪濕行氣,能很好的防病養神,再配合官府一些防治病疫的藥,效果立竿見影。
這是藥治。
? ?今天小區核酸查,折騰了一整天,比跑了五公裡還累~最近疫情比較嚴重,小夥伴們一定要注意,戴口罩,勤洗手,少聚會,也儘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