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武穆王府暗衛殷三,奉殿下之命,特護送韶懿長郡主來軍中,這是我的身份令牌。”殷三解下係在腰間的令牌,遠遠扔過去。
守營的戰士接住領牌一看,果真是武穆王府的暗衛令牌,瞧了一眼殷三身後的馬車,一溜煙地去找人。
少頃,綁了胸甲的黃文獻匆匆趕來,連忙讓戰士放行。
馬車停在一處營帳門外。
“狹裕關那邊的情況如何?”虞幼窈甫一入帳,就問起了兩軍對壘的情況。
黃文獻麵色凝重:“受旱災影響,北狄內部權利分化嚴重,分裂成了主戰與主和兩派,其中以哈蒙為首的主和派,主張與北境貿易,換取物資,以蒙多為首的主戰派,卻激烈反對,主張趁大周朝內憂外患之際,揮師踏破狹裕關,破錦州防線,入山海關,直搗黃龍,並且受到了,北狄各個支族的大力支持,連主和派的哈蒙,也不得不參戰。”
虞幼窈心中一沉:“這麼說來,北狄兵力很可能不止十萬?”
北狄全民皆兵,草原各個支族加起來,也有十幾個,平常各自為戰,但一到關鍵時候,總能擰成一股繩來對抗大周,十分棘手。
黃文獻麵色凝重地點頭,又繼續道:“而且,蒙多的父親蒙鷹,就是當年死在錦州防線的主將之一,被老王爺在亂軍之中一箭射殺。”
蒙鷹是北狄一員勇將,多年來一直活躍在邊防戰場上,是周厲王此生最大的對手。
當年,北狄大舉進犯,幾乎破攻了錦州防線,關鍵時候,是殷懷璽拿下了,前往錦州支援的哈蒙,導致北狄援軍不至,被幽軍反攻,就是在這場戰役裡,北狄幾員將領陣亡,周厲王一鼓作氣一連收複了錦州和阜新兩座最關鍵的要塞城池。
哈蒙和殷懷璽數次交手,對殷懷璽十分忌憚,卻因之前兩方的秘密交易,對殷懷璽的實力人品十分認可,所以主張貿易。
但蒙多,對父親蒙鷹之死耿耿於懷,生出了報複之心,所以執意主戰。
狄人本就好戰,多年來在邊境搶掠慣了,嘗到了甜頭,自是可能心平氣和地和北境貿易往來。
北方的災情更是激發了狄人的搶掠之心。
黃文獻繼續道:“梁王起兵謀反一事,舉世皆知,朝廷派軍伐梁,京中兵馬糧草不足,相當於斷了北境的補給和馳援,一旦戰事興起,北境幾乎得不到任何物資和兵力上的馳援,而北境早前收容了一大批流民,在外人看來,北境的物資肯定消耗巨大……總之種種原因,在狄人看來,此時就是北狄攻伐大周的最佳時期。”
想到源源不斷,送進糧倉裡的番薯,狄人顯然對北境缺乏物資,已經形成了一種固有印象。
就算探查到,北境推廣了番薯種植,可狄人不擅長種植,未必能了解番薯的重要性,番薯又是新作物,大約沒人會相信,它的產量能高到,令人咂舌地的地步,加之北境新添了近二百萬張嘴,任誰都會認為,北境缺乏物資。
虞幼窈蹙了一下眉:“狄人想要入主中原的狼子野心,從來沒有斷過,梁王造反對他們來說是一個趁火打劫的好時機。”
北狄缺乏物資,狄軍在狹裕關一集結,就對幽軍下了戰書,避免了幽軍使用拖延戰術,拉長戰線的可能性。
大周擅長耕種,戰線拉長,對北狄更加不利,狄人還打著,攻破山海關,搶掠北境物資,以戰養戰,馳騁中原,速戰速決,能更好的保存實力。
到了第二日,藥務所製作的第一批香藥和外傷藥送進了軍中,一起前來的,還有一部分經過調教之後,通曉各類香藥的功效,能熟稔使用的軍屬,這些軍屬會分配到前線軍醫所,協助軍醫所救治傷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