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戰,不需正麵抗敵,隻行牽製之事,據虎威將軍言,此次襄陽一戰,乃梁王親自率主力,與之相抗,襄陽駐軍雖然大敗,卻也重創了梁軍,梁賊損兵折將,已然傷了元氣,想來會輕舉妄動。”
虞宗慎開了口,朝中看不慣徐國公的諸多文臣們,
也一齊勸說徐國公。
甚至連一些忠心的武將,也覺得由徐國公坐鎮湖北,是最好的人選。
一時之間,徐國公成了眾矢之的。
徐國公閉緊了嘴,沒有輕易應下。
虞宗慎也不勉強,隻道:“明兒,我就進宮麵見皇上,請皇上下諭,還請徐國公儘早決斷。”
徐國公再也忍不住了:“誰不知道皇上病重,這諭是誰的諭?是你虞宗慎效仿曹魏,挾天子,而令諸侯……”
虞宗慎笑了:“徐國公還請慎言,這沒有證據的話,可不行亂說,”他一掃文淵閣內眾臣,將他們閃爍的目光,晦澀的眼神看在眼裡:“待平定了梁賊之禍,邊防穩定之際,我自會還政於朝,辭官離朝。”
淡淡的一句話,更是將徐國公推往了風頭浪尖之上。
虞首輔以“還政於朝,辭官離朝”逼迫徐國公,徐國公若是不應,就是置國之大義,置社稷興而不顧,天下悠悠眾口之下,他無所遁形。
然而,徐國公還在負隅頑抗。
虞宗慎又道:“徐國公若不肯走這一趟,便請交出兵權,內閣會另行選定得用的武將前往湖北。”
僅一句話,就斷了徐國公的退路。
三皇子失德一事,能輕拿輕放,也是因他手中掌有兵權,若是將兵權交出來,以虞宗慎的心性,肯定是要拿,三皇子和徐貴妃開刀,屆時徐國公府就毀於一旦,倘若不去湖北,uu看書 兵權肯定是保不住的。
徐國公已經沒了退路。
與此同時,繼朝廷在全國各地,頒發了輔戰文書後,朝廷籌備的第一批軍需,也送往了北境,隨同一起的,還有戶部給事中、兵部給事中,都察院左僉都禦史等十餘官員,以及早前為虞幼窈頒發加封懿旨的李公公,是朱公公的親信,也是宮中的耳目。
第一批軍需,包括兩千套棉甲,二千柄斬馬刀,一千五百張弓箭,五車藥材,一百五十匹戰馬,及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
不算多,卻聊勝於無。
負責押運軍需的李將軍,是鎮國侯麾下的一員將軍,也是身經百戰。
“因為軍情緊急,軍需來不及趕製,這已經是軍需所最後一批存貨,朝廷另外挪用了一批,各地替換下來的兵甲,雖然陳舊破損,但拆解補甲,倒還使得,考慮到遼東苦寒,連連大雪,兵部籌集了兩千斤棉花,還有八萬匹棉麻布,交由武穆王自己趕緊棉衣,供戰士禦寒。”
感受到了朝廷的誠意,殷懷璽也說不出半個不滿:“便有勞李將軍。”
李將軍不禁鬆了一口氣,語氣也真誠了一些:“東西是少了些,朝廷還在想辦法籌備,第二批軍需,大約十日後,會送往遼東,軍中缺什麼物資,還請武穆王知會一聲,我回去向朝廷遞折子,看看給不能重點籌辦一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