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鐵索古橋(2 / 2)

臥龍淵竟真的就在回龍穀背後。

那個詭異的老頭帶著我們攀上了峰頂後再也不見蹤影了。

張漢卿不禁說道:“他為什麼要將我們帶到這裡來?”

我已看著周圍的地勢山貌出了神,腦子閃過無數念頭,並沒有時間理會這個問題。

這裡就是整個龍王峽的最高點,借著皓潔的月光,不但能能清楚地看見整個龍王峽,還能看見龍王峽外的群山儘頭。

天地儘是朦朧一片。

站在這群山之巔一覽眾小山,將龍王峽儘收眼底。

龍王峽說大不大不小,卻是千古以來的船泊禁區。走山路不會迷路,走水路卻是有進無出。此時仔細一瞧,卻是瞧出明堂來了,對李大錘等人說道:“這裡雖像有有無數條龍有此地交錯盤旋,一峽套一峽犬牙交錯,除非是不會行船的生手,否則不會困死在裡麵。”

“你們看,站在高處看全景,龍王峽裡並不止一條水路出口,而是有兩條,其中一條在臥龍淵,另一條應該就在龍門陣。”

說著,我便指出了這兩條水路出口的所在位置。

張懷姍狐疑道:“那為何我們走了半天都在原地打轉打不出去呢?”

我眯上雙眼細細地看了一眼。

在夜裡,看狗眼看得要比白天清楚,能看到許多白天看不見的東西,這一刻,我竟看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晃然大悟,接著對他們說道:“這裡之所以有進無出,完全是因為這裡的氣與風都凝亂不堪,在十八套峽、龍門陣及回龍穀中交錯流竄。”

“氣者能天地人三者交流、運行的能量。每個地勢格局都有不同的氣場,其對天地人的影響巨大。氣場混

亂之地能讓人迷失方向、甚至神誌不清,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幻覺,明明在不斷地往前走,實際上卻是在原地打轉!”

“氣?什麼氣?空氣還是氧氣?”張懷姍疑惑道,我也不知如何向她解釋這個,‘氣’涉及了華夏五千年文明的所有領域,如堪與、風水墓葬、居家環境、天文地裡、醫學、人文…

張漢卿想了想,說道:“這個氣場,用西方的科學說法應該就是磁場!以華夏五千年的文明精華來說,我們的老祖宗對磁場的應用要比西方發達百倍,特彆是在人體學、醫學、天文地理、居家環境及兵法運用等方向。”

“兵法應用也用到磁場?雙喜哥,你不會捧老祖宗臭腳吧。”張懷姍有些不可思異地質問道。

什麼磁場我聽不懂這一套西洋論,卻認同他所說的,喝過墨水的就是不一樣,我腦子時雖然都是有關於龍王峽的種種問題,卻不妨叉一下題個話,說道:“且把磁場當作氣場來說吧。中華五千年文明對氣的應該,細致到你無法想象,我隻是略懂一些皮毛,氣運天地之間,分陰陽五行,運用得好就可用來布陣!”

“自古以來,武將都需要精通畫符引氣布陣,在兵家來說,符法為首,兵法為次,因為符法可調用天地間

的陰陽五行之氣,春秋時期有火牛陣、三國時期有諸葛亮的八門陣,宋朝有天門陣、元朝有丘處機的曲黃河陣、明未有袁崇煥的迷蹤陣,這些都是對陣法的極之運用。”

說到此,我看了一眼張漢卿,說:“你得到的那本兵書,裡麵就有許多深奧莫測且失傳的符法兵陣!而民間所流傳的孫子兵法隻是排兵計謀,而非兵法布陣。而拿近的來說,那位殊華公主說過,這龍王峽就是被皇太極請人來布下了迷陣才出不去的嗎?”

張懷姍聽得一愣一愣的,而張漢卿則聽得入神,回味三分。

說到此,不再說那些題外話,我再次腑身眺望,起碼能找到十隻條走出十八套峽和龍門陣的水路。而往遍遍人一下到水路就迷了路,不斷地轉地打轉。

當下便說道:“我懷疑當時我們出不了龍門陣,就是因為龍王峽被前人布下了法陣擾亂了氣場所至,因而受到影響,一直繞著一座獨峰打轉。直到最後我使出了‘扶乩風信引路術’術才得以逃脫,並非這門法術神奇,而是大自然神奇。”

“此話何解?”張漢卿問道。

我眯了眯眼,盯著遠處其中一個河口,說道:“氣場能欺騙人的大腦,但風不會欺騙人的眼睛,所以遁著

風的流動就能找到出口。

隨後我又找到了囚龍灘的位置,指著那,說道:“其實囚龍灘並不是一條絕頭灘,是有一條路進來的,你們之所以看見船是撞山進來,是因為那裡的氣場非常混亂,因而凝成了‘蜃影’!你們當時看見的應該是唇影,而非真正的山,這和我們進去暗八門陣的道裡是一樣的。”

關於龍王峽的迷局,所有人都恍然大悟,李大錘一拍大腿道:“他奶奶的,原來此前看到的全是假象,那囚龍灘上的崖族棧道,還有那什麼明暗八門陣裡的東西呢?會不會也是假的?”

黑夜之下,就算我有看狗眼,也無法看見遠處囚龍灘崖壁上的棧頭和崖洞。

我掏民腰間那支鐵箭看了看,此箭在,崖族就真的存在。

隨後我又再陷入了一個新的困惑,那個詭異的老者帶我們來這兒到底是何目的?

正感疑惑時,黃大仙突然吱吱亂叫著,不斷地向我招手,然後帶著我們來到山峰的另一頭,下方五丈處竟有一條鐵索橋通向另一座劍峰!

我恍然大悟,驚疑道:“峰與峰之間都有鐵索橋連著,這條路一定是走向祭龍台的!”

“祭龍台?那是什麼玩意。”李大錘問道。

我想了一下,說道:“應該就是舉行龍王祭的地方!”

隨後向李大錘問道:“你還記不記得我們上次來臥龍淵的時候,看見這邊有的懸崖上有一座巨大的祭壇麼?那應該就是祭龍台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