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奏皇後娘娘,宿北府懸靈河沿岸發生決堤,引發嚴重水患。
幸運的是,眾多百姓得以提前撤離至其他府郡避難,因此死亡人數僅不足八百人,而其餘宿北府民眾已成功轉移至高地。”
目前,宿北府的居民數量僅占原有的三分之一。
由於宿北府地勢平坦,一旦懸靈河決堤,洶湧的河水便無法阻擋,勢如破竹。
值得慶幸的是,早先曾流傳著宿北府即將遭遇洪災的謠言,正是因為百姓們提前向周圍各府遷移,才使這次洪水造成的傷亡人數降至最低。
聽到這個消息,眾人皆低頭深思,其中部分人的目光轉向了二皇子的陣營。
就在前幾日,二皇子曾請求解除禁足令,並試圖參與內閣決策。
然而,這一請求遭到了皇後雲初然以及各位內閣大臣的堅決反對。
皇子涉足內閣事務,這在大乾曆史上從未有過,自然難以得到認可。
內閣提出的解決方案是讓二皇子離開皇城,前往自己的封地,然而二皇子對此堅決反對。
雙方因此陷入僵局,最終二皇子被護送回府邸,此次洪災的幕後黑手極有可能便是二皇子。
賀歸繼續稟報說:
“眼下,宿北府周邊各府人口激增,物資極度匱乏,導致物價飛漲。
特彆是糧食價格,現已飆升至每石糧食至少需支付二兩銀子,甚至有部分地區的價格遠超過去的二十倍。”
“懇請皇後娘娘調動物資,調控周邊府郡物品價格。”
過去,一石糧食隻需不到兩百文,二兩銀子足以購買十石。
李順聽完恍然大悟,這賀歸是來要錢要物資的,對於百姓的遷移、居住他是一句話帶過。
他身為宿北府巡撫,怎麼在替其他府郡申請資源。
雲初然聽完彙報後,並未立即回應,反而詢問道:
“諸位愛卿是否已有應對之策。”
最直接的方法便是撥款撥糧,然而如今大乾國庫並不充裕,加之皇後雲初然亦有意重建宿北府,這無疑又將帶來一筆巨額開銷。
禮部尚書夢恒上前進言道:
“皇後娘娘,朝廷可以名利誘之,號召各府郡世家貴族、土豪富紳慷慨解囊,捐獻銀錢、糧食及物資……”
“隻要他們願意捐助,朝廷可為其頒發褒揚詔書,公告天下,彰顯其善舉;同時還可為其鑄造功德碑,鐫刻其姓名,永載史冊。”
此言一出,在場官員紛紛表示讚同:
“夢尚書言之有理,此法可解洪水之危。”
“無需朝廷耗費財力、物力,便可輕易化解水患!”
“夢尚書不愧為禮部尚書,竟能想出如此妙計!”
雲初然亦微微頷首,此法確實可行。
然而,很快便有人站出來反駁道:
“物價之所以暴漲,正是這些土豪富紳暗中操縱所致,欲求他們捐獻財物、糧食,實屬天方夜譚。”
“倘若他們真心關注百姓生死,又豈會惡意哄抬物價。”
“即便有人願意捐獻,但宿北府遷出的四百餘萬百姓,周圍各府郡人口均增加了近百萬,他們捐贈的不過是杯水車薪。”
聽聞此言,整個朝廷頓時陷入了深深的沉寂之中。
過了片刻,翰林院的一位官員恭敬地鞠了一躬,然後緩緩開口說:
“依微臣所見,可以打開商道,讓其他府郡的商人到宿北府周邊進行商事貿易,以此解決物資短缺問題。”
所謂商道,實質上是一把限製商人行動的枷鎖,為了防止一些商人大肆倒賣,暗中操縱各地物價。
商人們不從事生產勞動,隻關注利潤,若不加以約束,必將釀成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