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之後騎著二八自行車一路上坡,迎著風雪把小明明帶回了家。這自行車載著孫子一晃就是八九年,上了小學的文世明被爺爺早上送了中午接,下午送了晚上接。就這樣老爺子騎著自行車,日曬風吹雨雪淋,一天就要騎行八個來回,而且從來沒有因為路遠和天氣情況讓孫子上學遲到,讓老爺子欣慰的是這個大孫子學習總在班級排名前三,總是不枉費自己含辛茹苦呐。
寒冷的冬季,對使用自行車這種交通工具的人不是太友好,每次接送文世明時候爺爺子總會發問:“明明呀,你的手冷不冷?”“爺爺,都快凍壞啦!”小孫子稚嫩的回答到。“來,爺爺騎車後背熱的慌,你把手放進後背,給爺爺涼快涼快。”幼年的文世明一直也沒有理解,爺爺的後背為什麼總是那麼的“熱”,隻是每次聽到這個,都會天真的把手放進爺爺的後背衣服裡麵,快被凍僵的小手,摸著爺爺熱乎偉岸的脊背,聽著爺爺哼起了熟悉的歌曲:“幾度風雨、幾度春秋…”回到家奶奶總是準備著文世明最愛吃的烤紅薯和烤饅頭,它們火爐中冒著香氣,一把老實燒水壺也在滋滋作響……雖然疼愛孫子,但是爺爺的家規還是比較嚴格,比如吃飯時,大人沒動筷子,小孩兒們當然也不能動,如果出現在盤子裡挑著肉吃的情況,則免不了被爺爺狠訓一頓等等,用爺爺的話講則是:“讓你們上桌子吃飯,都已經很不錯嘍!”小小的文世明為了少挨罵,所以保持了很多爺爺立下的規矩……。
一直到文世明小學五年級,固執的老爺子才帶著老伴和孫子去了老四家住,也就是老爺子上班分配的那個房子,這時的文世明並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已經離婚,隻是對父母沒有彆的孩子那種依賴,由於文世明的爺爺獨立、凡事靠自己,所以從小跟著爺爺長大的文世明,也多少有些爺爺各種的好習慣,以及挑剔的壞毛病。文世明的父親自己經常可以見到麵,隻是母親,文世明以是沒有任何印象。
回到這個家,文世明看著從黑白電視變成了彩電,從公共廁所變成了獨立衛生間等等,小小的文世明彆提有多開心。
文世明的父親做生意忙,總是晚上不知道幾點回家,早上呢文世明上學走父親還沒起床。那個時候文世明的父親經營著從鎮裡最遠的地方到城裡的客運生意,和家裡的老五養了五六輛客運車,由於當時社會不開化,進城的人也不是特彆多,所以總是需要打打殺殺的搶生意,家裡呢總是有使用斷了的刀柄,當然那個時候的文世明並不知道那個銅色、短短的玩意兒是什麼,看到的隻有自己的爺爺教訓自己的父親,而父親多數是一聲不吭、摔門走人。
住的地方離學校近了,文世明早上就自己走著去上學,爺爺也終於能休息休息,早飯父親通常會給文世明交代:“桌子上的錢,自己看著拿,去學校自己吃飯,彆讓你爺爺奶奶起來做。”對這種情況文世明是樂意,因為自己的父親也從沒說過他該拿多少錢來用,五六年級的孩子能拿著10元錢出現在學校,在那每人工資普遍隻有一二百的年代,小文世明則變成十足的大款,也是因為給孩子錢,文世明的父親當時和正在談朋友的女方分了手。那還是文世明過12歲生日的時候。北山鎮有點能耐的人都喜歡給自己的孩子過十二,山南省也一直保持著這樣的風俗,目的是希望孩子長命百歲,也有表示走出童年的意義。招待完客人後文世明問父親要一百元想帶著同學去城裡玩,父親呢則是高興的給了二百元說到:“去吧,早點回來,彆給老子惹事。”臨走還不忘叮囑一句:“坐車彆給錢,就告他們,你是文老四的兒子。”父親的女朋友看到這一幕表示出反對,對文世明的父親說:“這麼小的孩子,不應該這樣給錢。”誰知文世明的父親卻帶著酒意洋洋得意的說:“我的兒子,我想給多少給多少,從小就要讓他知道,錢能做什麼,再說,這個錢嘛,要會花才能會賺。”女方仍然不依不饒,這時文世明的父親不卻說到:“你願意、咱們就過,不願意就走,還沒過門就管起我兒子,這結了婚當了後媽、我兒子還能不能過?”就這樣文世明看著這個打扮時髦的女人頭也不回的離去。文世明的父親當時就放出狠話,我兒子不結婚,老子他娘的也不找,當時看著這一幕可是把文世明的奶奶急壞了,結果也真是如此,文世明再也沒有見過任何女人出現在家裡,直到文世明結婚後,他父親卻習慣了一個人,也沒有再找個伴。
文世明就這樣無憂無慮,花錢大手大腳的上了初中、又讀高中,同樣也到了每個孩子都有的叛逆期。在高中一年級時文世明的父親可能是流年不利,北山鎮的人都知道文世明的父親跑客運車賺了不少,但當時的煤礦生意顯然更能賺錢,文世明的父親因為搶煤礦和對方拿著刀槍火拚,架雖然是打贏了,礦、在當時也算是搶了過來,對方受傷不少,文世明父親這邊的兄弟們也都帶著傷,這麼大的動靜兒,這件事兒不可能不驚動公安,結果兩方雙雙被抓捕歸案,就這樣這兩夥人都被判刑,文世明的父親則是用去了不少客運生意賺的錢,為自己和自己的兄弟們找門路、托關係,即便如此卻也免不了牢獄之災。
文世明的父親當時有錢、講義氣,打起架來下手也狠,所以北山鎮的人都有些敬畏。文世明的爺爺則是節儉勤奮了一輩子,更看不慣文世明父親的做法,所以當父親入獄時,文世明的日子則是大大的“難過”,一雙布鞋就要過一個冬天,腳上難免被凍傷,爺爺總在過年時進城給文世明裡裡外外買一身新衣服,之後還會對文世明說:“要攢錢供你上大學呐,千萬彆像你那個混賬父親不學好…”文世明也時常在上大學和賺錢之間做出思量,畢竟讀大學要花去不少錢,而自己也不乏聽到,哪個老板是初中學曆,財富堆積如山的故事。好在平時有很多叔叔大伯的來探望家中老小,每次走時候也會留些錢,文世明呢偶爾也能留一點,由於平時的零花錢直線下降,自己也不舍得再亂花,最後自己辛苦攢起來的錢,卻被回來的母親拿走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