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繞綠水,琴虎初相會。春光無限好,笑看彩雲飛。誌同道合人,注定永相隨。”
五人稍微商量,大家都一致認為“官道上如此擁擠,就算是騎馬也難以跑快。還不如抄近道,走山路前往巴渠城。”
獨孤雲、獨孤鶴都清楚,“如果走山路前往巴渠城,應該還可以節省近兩百裡路程。”
眾人主意已定,就立即改往山路行進。獨孤雲熟悉道路,就策馬跑在最前麵帶路。
五人翻山越嶺,一路上無拘無束,心情舒暢地向著巴渠城進發。
山路越來越艱難,為了確保行路安全,眾人騎馬速度也相繼放緩了下來。
畢竟韓擒虎年齡幼小,獨孤雲、獨孤鶴都有點擔心,“虎兒年齡還這麼小,不知道他還能不能承受這長途跋涉之苦?”
意外的是,韓擒虎不畏艱難,一路上不僅若無其事,居然還始終充滿了旺盛精力。
五人有時候策馬奔騰,有時候駐足欣賞美景,彼此都感到心曠神怡。
經過密林地帶時,五人還抽空打獵,順便停下來搞一搞燒烤。兄弟們對酒當歌,韓擒虎則吹笛伴奏,這番旅途更顯得逍遙快活。
僅僅數日功夫,眾人就輕鬆趕到了巴渠城外。楊誠是進城去找楊端,獨孤雲這四人則是要回唐家灣。於是大家就在城外岔路口道彆,楊誠還特意邀請他們抽時間去城內相聚。
目送楊誠進城而去,獨孤雲這四人繼續往南,一路向著唐家灣方向策馬飛奔。
獨孤雲、獨孤鶴有著豐富打獵經驗,對巴渠附近地形地貌也都非常熟悉,兄弟倆十分了解當地野生獵物的分布情況。
快要到家時,他們帶著韓安、韓擒虎叔侄倆,又順便體驗了一次叢林打獵之樂。
獨孤雲還現場教學,主動教韓擒虎如何細致觀察野獸蹤跡,如何用聽覺和嗅覺來感知叢林中的各種野獸。韓擒虎高興不已,很認真地跟著師傅學習,感覺自己一下子就收獲滿滿。
四人都身懷絕技,很快就捕獲了無數野雞、野兔等小獵物,後來還抓獲了一頭野牛、兩頭野豬及兩頭野鹿。由於獵物實在太多,四人隻好改用馬匹馱運眾多獵物。
那頭野牛過於沉重,獨孤雲製做了一個簡易拖車,一路上緩緩拖行著這頭大野牛。
唐家灣這個地方三麵環水,有一條大江蜿蜒繞村而過,村後麵則是連綿起伏的巴渠群山。這裡山清水秀,民風也十分淳樸,既是風景優美的人間仙境,也是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
唐家灣有三千多戶人家,其中唐姓家族就占了一大半。村民們世代奉行“漁樵耕讀”的生活習慣,上山打獵、下水捕魚、采藥製藥等等,都是當地人日常生活中的技能強項。
近四十年前,獨孤家本來生活在北方,後來家裡遭遇了重大變故,獨孤雲、獨孤鶴當時才兩、三歲。父親獨孤乾為躲避迫害,隻身帶著兩個幼子悄悄遷居於此。
獨孤乾武功高強,而且長得一表人才,很快又重新娶了當地女子唐韻音。獨孤雲、獨孤鶴也聰明可愛,父子三人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當地生活。
獨孤乾和唐韻音結婚後,還先後生下了兩個女兒,分彆取名為獨孤春和獨孤夏。獨孤乾為人仗義,很善於和當地人打交道,很快就與當地大族長的兒子唐曉峰成為了忘年之交。
獨孤雲、獨孤鶴長大後,又相繼迎娶了唐曉峰的兩個寶貝女兒。再後來,唐曉峰接班做了大族長,獨孤雲、獨孤鶴也就相應成為了大族長的乘龍快婿。
自此以後,他們就安心定居於此,小日子也都過得幸福美滿。農忙時跟著唐家人一起勞動,閒暇時就傳授唐家子弟們練武,這父子三人在當地名望也逐漸越來越高。
四人剛到村口,就碰到了一大群唐氏家族的少年男子。這些人是唐金花、唐銀花的娘家親戚,也都是獨孤雲和獨孤鶴的一幫愛徒。有些弟子很機靈,馬上飛奔回去獨孤家報信。
很快,獨孤家孩子們也相繼跑來迎接。獨孤琴、獨孤青、獨孤玉率先跑來,她們是獨孤雲的三個可愛女兒。獨孤宇、獨孤星、獨孤昆跟隨在後,他們都是獨孤鶴的三個調皮兒子。
孩子們天天在家想念,突然見到父親遠道歸來,她們個個都是喜出望外。
獨孤雲滿臉笑容,立即把韓安和韓擒虎介紹給孩子們認識。獨孤琴年齡最大,是最懂事的長姐,其他五個孩子當然也很乖巧。她帶著弟弟妹妹們,一起熱情地向兩位客人打招呼。
孩子們先是向韓安行禮,齊聲道“韓叔叔好!”
韓安滿臉笑容,高興道“孩子們好!”
孩子們又一起向韓擒虎行禮,齊聲道“韓大哥好!”
韓擒虎麵帶微笑,大聲道“弟弟妹妹們好!”
韓安見獨孤琴身材高挑,而且又長得容顏極為俊美,看樣子似乎像是一個大姑娘了。於是就隨口問道“大侄女,你現在年齡有多大了?”
獨孤琴笑意吟吟,回答道“韓叔叔,我現在已經有十五歲了。”
韓安點點頭,微笑道“好啊!好啊!虎兒,你該改口叫大侄女為師姐了。”
韓擒虎一聽,刹那間害羞得滿臉通紅。他反應很快,隨即低聲道“獨孤師姐好!”
獨孤琴頗為詫異,一時間也俊臉微紅。她反應也很快,隨即微笑道“韓師弟好!”
彼此招呼後,獨孤琴滿臉疑惑,仔細端詳著韓擒虎。眼見他個子比自己高很多,一時間心裡麵很是懷疑,“他身材如此高大,怎麼可能年齡居然比我還小呢?”
現場一大群少年們也都懷疑,不由得都紛紛詢問道“師傅,他明明是大男子漢了,怎麼可能還沒有十五歲呢?”
獨孤雲笑容可掬,大聲道“孩子們,虎兒才剛滿十三歲,你們中有很多人年齡都比他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