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獨孤盤若趕了過來。她很清楚娘家這規矩,也知道那對古玉獅是鎮宅之寶。很顯然,倆孩子年幼無知,雖無意中違反規矩,但確實造成了嚴重後果。此時,眼見獨孤信失魂落魄的樣子,獨孤盤若心裡麵很不是滋味。她很理解自己父親,知道他並非心疼那對鎮宅之寶,而是陷入了對不祥之兆的恐懼之中。刹那間,她似乎悲從中來,忍不住很嚴肅地責備倆孩子。獨孤盤若性情溫和,還是第一次責罵自己兒女,嚇得這一對小兄妹再次哇哇大哭起來。
小寶貝這麼一哭,獨孤信頓時反應過來,連忙微笑著好言勸慰道“若兒,沒什麼關係哩!我沒有在意呀,你也不要生氣了,更不要嚇壞了倆孩子嘛。”說完後,他滿臉慈祥地蹲下身子,輕輕撫摸著哭泣中的外孫子和外孫女。倆孩子很可愛,先是含淚看看外公,然後又一起望了望母親,很快就同時破涕為笑了。這時候,韓擒虎也聽說了此事,知道小世子不小心打碎了鎮宅之寶。其實,在進城之前,獨孤琴就有囑咐,特意委托他問候好姐妹獨孤盤若。借此機會,韓擒虎走了過去,既是想安慰一下倆孩子,同時完成愛妻交代的問候任務。待到見麵時,獨孤盤若風姿綽約,似有獨孤琴的迷人風采,韓擒虎心裡麵很是喜歡。眼見獨孤盤若神情憂傷,透露著一種弱不禁風的樣子,他頓時情不自禁地我見猶憐起來。
韓擒虎定了定神,微笑著細細安慰道“嫂子,彆生氣呀!這也沒什麼的,你千萬不要害怕!所謂不祥之兆,其實就是世人在嚇唬自己。小世子打碎玉獅子沒關係,我還是這世上專門活捉真老虎之人呢。這樣吧,我願意收彥兒為徒,好好傳授他各項武功。就算將來有什麼危險,我相信也一定可以逢凶化吉!”獨孤盤若一聽,頓時變得笑意吟吟,還不由得柔聲感謝道“謝謝虎子兄弟!這真是太好了,能夠得到你的悉心培養,我從此就不用再擔心彥兒了!”說完後,她注視著韓擒虎,眼神中不僅有無限歡喜,似乎還充滿了崇拜與愛慕之色。
的確是如此,獨孤盤若雖然貴為王妃,但心中也有著說不出的無奈與煩惱。宇文護貪戀美色,對獨孤盤若不懷好意,一直都在尋找著下手機會。宇文泰去世後,宇文護大權在握,變得更加囂張和肆無忌憚。獨孤盤若心裡很清楚,自己丈夫宇文毓能力有限,小叔子宇文覺手中也沒有實權,就算是他們兄弟倆聯起手來,也根本無法與宇文護這個大魔頭抗衡。正因如此,獨孤盤若平時小心翼翼,從來都不會私自外出活動,自然也不會給宇文護任何可乘之機。自從與獨孤琴交好後,獨孤盤若似乎看到了希望。她不僅主動跟著好姐妹學習武功,還經常有意無意地關注著韓擒虎,內心渴望這個武功蓋世的小妹夫能幫助自己。今日終於如願以償,獨孤盤若難免真情流露,刹那間竟然對韓擒虎怦然心動。
這時候,獨孤信也看著韓擒虎,滿臉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知道韓擒虎武功蓋世,自己外孫如果能拜入他門下,將來成就自然也會不可估量。於是,他笑容滿麵,轉向了小外孫,當即就提醒道“好孩子,天賜良機,趕緊拜師呀!”小世子雖然似懂非懂,但從小就極為聰明伶俐,眼見外公和母親都變得如此高興,他似乎知道韓擒虎就是那個能夠幫助自己之人。於是,他依舊拉著妹妹,一起跪在韓擒虎麵前,當著眾人向他行拜師之禮。韓擒虎笑容滿麵,同時輕輕抱起小兄妹倆,就算是答應正式收下這對小徒弟了。此時此刻,獨孤信忍不住哈哈大笑,似乎已經忘卻了心裡麵的那個煩惱,當即就拉著獨孤雲和獨孤鶴一起去陪客喝酒了。
陽光普照,春意盎然。獨孤信和楊忠都精神抖擻,各自在府中欣然接待著滿座高朋。京城裡冠蓋雲集,兩大家族聯姻顯然很成功,楊堅和獨孤伽羅也開啟了幸福生活。此時此刻,宇文覺端坐帝位,更是顯得躊躇滿誌,充滿了意氣風發的豪邁氣概。他在皇宮裡來回度步,心裡麵在默默想著“天下這麼大,該如何治理好呢?怎樣才能讓萬民擁戴自己呢?”每日裡,宇文覺絞儘腦汁,一直在苦思良策。他年紀輕輕,並沒有什麼治國經驗,但是卻很有自我主見。反複思考後,他最終做出決定“為了穩定國家局麵,首先必須要大赦天下,實施減賦和減刑等係列措施,以此迅速贏得老百姓的廣泛支持。”沒多久,宇文覺相繼接連下詔,立即推行自己設定的治國方略。首先,為緩解災荒影響,宇文覺特意下詔,明確提出了具體要求“淅州去年歉收,百姓處於饑餓之中,我心中感到十分悲憫。該州賦稅未完成的,應當全部予以免除。與此同時,另派朝廷使者巡視,對窮餓者及時予以賑濟。”
十餘日後,宇文覺又下詔,居然提出特殊要求“要大幅度裁減朝廷六府官員,還明確要求必須三分裁減一分。”此決定一公布,立即在朝廷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又過了十餘日,宇文覺又下詔,突然發布了特赦詔命“凡是死罪以下的囚犯,可以各減刑一等。”很顯然,宇文覺雖聰明過人,但性情卻實在過於急躁,做事總想著要急於求成。他似乎忘記了,自己雖然高高在上,其實手中並無什麼實權。更何況,堂兄宇文護虎視眈眈,時刻都在培植個人實力,準備著要尋找機會取而代之。如此一來,裁撤官員之事還未搞定,囚犯減刑又沸沸揚揚,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可是,宇文覺並未警覺,很快又公開下詔道“我初登皇位,教化未至。使我百姓,多陷刑網。如今秋天已到,將要執行死刑,念及群生,責任在我。應當寬恕有罪之人,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凡犯死罪者,應當降為流放;流放罪以下的,各減一等。不在赦免範圍以內者,不得依此減罪。”再後來,宇文覺又下詔說“帝王治理天下,無不廣泛訪求人才,以治理百姓。如今二十四軍應當推薦賢良而有治理才能的人,每軍舉薦九人。被舉薦的人,以後如有不稱職者,凡舉薦的官府,都要治罪。”過了一段時間後,宇文覺又下詔道“我聽說治理天下的,並不是隻靠帝王一人,而是上下同心才能做到。如今文武官員及軍人未得封爵者,應當各升兩大級。”很顯然,宇文覺年少氣盛,心中雖然很有想法,也確實希望自己大有作為。隻是他步伐太快,也缺乏周密的具體部署,確實讓很多人都覺得明顯操之過急。更何況,宇文覺也隻是名義上的帝皇,除了尉遲迥和韓擒虎等少數人之外,他身邊目前也沒有更多忠心耿耿的肱骨之臣。針對他這一係列詔書,看熱鬨的官員特彆多,消極抵製的官員也不少,紮實執行的官員卻是少之又少。宇文護顯得更為囂張,他不僅沒有把宇文覺放在眼裡,還明裡暗裡地唆使自己的嫡係部下,要求他們都不要理睬宇文覺的這一係列決策。
漸漸地,宇文覺感覺鬱悶至極,可是卻又實在是無可奈何,隻好暗地裡另外想辦法尋找出路。他年齡雖小,卻聰明伶俐,心裡麵在想著“我雖然朋友不多,但是敵人的敵人卻有很多,這些人應該也可以成為我的朋友吧!”於是,宇文覺不斷私下查訪,找那些對宇文護有意見的大臣們,想方設法地去悄悄尋求他們的支持和幫助。其實,自宇文覺稱帝以來,宇文護就任了大塚宰,朝廷軍政大權實際上全部掌握在他這個大丞相手中。但是,宇文護是一個專橫跋扈之人,就連宇文覺都沒有放在眼裡,更何況其他那些朝廷大臣呢。如此一來,他的敵人自然有很多,宇文覺找起來也特彆容易。確實是如此,宇文護的獨斷專行和囂張霸道,早已讓一部份元老大臣們對他心生不服。比如,太傅趙貴、太保獨孤信,還有司會李植和軍司馬孫恒等等,不少人都在暗地裡尋找著合適機會,千方百計地想要把不可一世的宇文護拉下馬。這些人都具有實力,而且皆是反對宇文護之人,自然就是宇文覺的潛在依靠力量。漸漸地,宇文覺知道情況後,於是就積極聯絡和鼓勵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