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你又何必(2 / 2)

“人之初,請接著背誦。”程士英道。

第一人背誦一段,程士英便叫停,再由第二人接著背誦,背過一段後,再由第三人繼續背誦下去。

到宋玉和宋玨時,周明明發現她們兩人竟每人背誦了兩段,比旁人都多背了一段。

再之後便是千字文弟子規和聲律啟蒙等啟蒙知識,同樣都以背誦為主,這光是背誦,已經有三四個人因為背不出而站到邊上。

這些人就算是差的了,周明明站的筆直,背誦他不擔心宋玨,後麵肯定要答釋義,儘管隻是啟蒙書籍,但對初學者來說,也有一點難度。

果然,從三字經開始逐句或跳句進行釋義,又有兩三個人因為答不上來站到邊上,輪到宋玉時,她乖巧站起來,等著夫子問答。

程士英問道:“此十義,人所同,當師敘,勿違背該作何解?十義又為何?”

宋玉答道:“父慈,子孝,夫和,妻順,兄友,弟恭,朋信,友義,君敬,臣忠,這是人人都要去遵守的,不能違背。”

程士英點點頭,又問:“為何要遵守,有何意義呢?”

他剛問完,顧易就皺了皺眉,他們不過才學了一個月,竟然就已經問這樣的問題了,之前彆人也不過問釋義,輪到宋家姐妹就要上一個難度。

然而宋玉淡定答道:“父要慈愛,子要孝順,這樣父子關係就會和睦,夫妻和順,如此一家就會和順興旺,大家都按照這個道理去遵守,那就不會有爭鬥,大家都和睦相處,也不 會要打仗。”

顧易聽完鬆了一口氣,話雖糙,但是這個理,他們從小就學,但於剛啟蒙的孩子來說,還不到講國家穩定,倫理綱常的時候。

宋玉回答的很好,至少對一個啟蒙的孩子來說是好的。

賀先生也滿意的 點了點頭,又深深的看了程士英一眼,有些東西還是要他自己去接觸才行。

三字經最簡單的孟母三遷的故事,若非孟母,又何來孟子,他想的太狹隘了。

宋玉的回答出乎程士英的意料,他在啟蒙時,能夠說出釋義理解已經很不錯了,而宋玉小小年紀也能如此。

他不由得多看了她兩眼。

到宋玨之時,宋玨緩緩站起,程夫子的區彆對待她已經看出來,但程夫子也小看了她們,她們熟背也熟知釋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