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喜好酒,他的詩文中亦有不少關於酒的描寫。
一首《漁家傲》中采蓮姑娘用荷葉當杯,劃船飲酒,寫儘了酒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美好。
滁州發展順利時,歐陽修先後又改調揚州、潁州、應天府。
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每年夏天,都攜客到平山堂中,派人采來荷花,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傳,傳到誰,誰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後一片時,就飲酒一杯。
可見歐陽修很愛飲酒。
後來,歐陽修又做了潁州太守。
在潁州,他照樣寄情詩酒,自認為過得比在洛陽絲毫不差。
後來要告彆潁州時,他怕送彆的吏民傷心過度,寫詩安慰他們說:“我亦隻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
仍是不改詩人酒徒的樂天本性。
歐陽修的官位越來越高,他寫過的詩詞也在社會上越來越流行。
傳說,潁州有一位歌妓會唱歐陽修所有的詞。
後來歐陽修出使遼國,接待官員請來當地一位歌妓助興,囑咐她好好款待歐陽大人。
歌妓隻是答應,並不多說話,大家還以為她畢竟是邊遠地方的歌妓,什麼都不懂。
誰知席間歌妓一開口,唱的竟全是歐陽修的詞。
由此也可見歐陽修的詞在當時影響之大。
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事,影響了歐陽修。
民間突然流傳歐陽修與“外甥女”張氏有染。
但雙方並無血統關係,是歐陽修的妹夫的前妻所生。
張氏嫁給了歐陽修的堂侄以後又和家中的仆人私通,事情敗露後,此案在開封府審理。
在公堂之上張氏供出和歐陽修有私情。
歐陽修百般辯解,最後雖以“查無實據”了事,但在名聲上卻大受影響。
他的政敵錢勰也借此攻擊他,歐陽修的政治之路又是一波三折。
皇祐元年回朝,先後任翰林學士、史館修撰等職。
至和元年八月,已經在京做了高官的歐陽修,又遭受誣陷被貶。
命令剛剛下達,仁宗皇帝就後悔了,等歐陽修上朝辭行的時候,皇帝親口挽留說:“彆去同州了,留下來修《唐書》吧。”
就這樣,歐陽修做了翰林學士,開始修撰史書。與
宋祁同修《新唐書》,又自修《五代史記》(即《新五代史》)。
作為一位史官,歐陽修把通達的文筆用於修史,格外得心應手。
他主持了《新唐書》的修撰,而實際參與寫作的還有很多人。
為了防止體例不一,歐陽修負責統籌全稿。
當時北宋文壇古文發展得有點過火。
大家都願意寫古文吸引眼球,可沒有足夠的天賦,文章往往會被寫得生僻難懂,看著唬人,其實沒什麼實際內容,更談不上藝術價值。
其中負責寫列傳的宋祁,就總喜歡用些生僻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