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公主出生後,碧蕪堅持自己照料,忙著起不開身,自然也沒了閒暇再召蕭毓盈進宮說話。
蕭毓盈如今居住的府邸離安國公府並不遠,平素有了工夫便常叫了馬車往娘家去。
周氏雖是嘴上嫌她,說哪有出嫁了的女兒隔三差五回娘家來的,讓人笑話,但每回她來,她還是會邊嘮叨,邊吩咐婢子拿來她最喜歡的零嘴給她。
蕭毓盈那新嫂嫂也是個忙碌的,除卻要打理府中事務,她還在京中開了一家酒樓,因著菜品新鮮美味,生意極好,賓客絡繹不絕。
先前她凡事都是親力親為,每日都在府裡和酒樓來回,後頭聽聞她家哥哥同嫂嫂抱怨,說她隻顧著家事和生意,卻是將他給疏忽了,她家嫂嫂這才漸漸將酒樓交托給他人打理,除了處理必要的事,多數時間都待在了府中。
蕭毓盈去時,李秋瀾正坐在屋內納鞋,她雖學得一手好廚藝,但女工做得實在艱難,時不時便要停下來,問一問身側伺候的婆子。
從周氏那廂過來,進門看見這一幕,蕭毓盈忍不住打趣道:“嫂嫂這般用心,這鞋縱然做得再難看,大哥哥也是不會嫌棄的。”
李秋瀾命人上了茶,又將親手做的糕點往她麵前推了推,旋即垂首看著那鞋麵上歪歪扭扭的針腳,不由得低歎一口氣道:“你哥哥是不嫌棄,可我也不能讓他穿著這麼難看的鞋去上值,教同僚看見了,怕不是要笑話他的。”
蕭毓盈拿了塊蓮蓉糕放進口中,卻是不以為然,“大哥哥如今這般官位,又是國舅,朝中哪裡有人敢笑話他,就算大哥哥穿了雙爛了的草鞋去,怕都還有人捧說他為人清廉,吃苦耐勞呢。”
這倒是了,李秋瀾想起玉味館才在京城開起來的時候,乍一聽聞是安國公夫人的酒樓,不少達官顯貴都會借著來酒樓吃飯的機會,試圖偶遇蕭鴻澤,奉承討好。
李秋瀾看出他們的意圖,刻意不教蕭鴻澤去,也不親自接待客人,時日一久那些人等不到,便也逐漸歇了心思。
她放下手中的活,瞥了一眼蕭毓盈的小腹,思忖半晌,問道:“你這個月的月事可來了?”
蕭毓盈咀嚼的動作一滯,微微垂眸:“倒是還未來,不過我月事向來不準,上個月不也遲了十幾日,大抵又會落空吧。”
她頓了頓,抿唇笑道:“沒事兒,隨緣吧,且我夫君也不在乎有沒有孩子,既是如此,放寬心就是,所謂命裡有時終須有,這事兒終究強求不得。”
李秋瀾瞧著她一副強顏歡笑的樣子,曉得她口上雖這般說,心裡其實還是失落的,前一陣兒她和蕭毓盈一道入宮去看皇後,見她這位大妹妹小心翼翼地抱著小公主,逗弄時眸色溫柔,滿臉豔羨的模樣,就明白她是真的很想要孩子。
先前,為了圓蕭毓盈的心願,皇後娘娘也特意派了太醫去唐府瞧過了,他們兩人身體康健,均沒有什麼問題,至於為何懷不上,大抵真是緣分未到。
她開口正欲安慰什麼,就見蕭毓盈抬眸看過來,“嫂嫂還問我呢,不是說你和大哥哥最近也在準備生孩子的事兒,祖母可日夜盼著抱孫子呢。”
李秋瀾麵上一臊,低聲答:“自是準備著,我身體底子不大好,太醫教我先喝藥調理調理,待調理好了再懷胎也能坐得穩些。”
蕭毓盈托腮饒有興致地看著自家嫂嫂赧赧的樣子,忍俊不禁,“我上回送給大哥哥那禮物用著可好,大哥哥近日可有長進?”
這話一問出來,正在端茶盞的李秋瀾手一抖,茶杯碰在茶托上當啷一聲脆響,她難以置信地看向蕭毓盈,隻覺一股熱氣自脖頸蔓延而上,直染紅了耳根。
她掩唇尷尬地低咳了一下,聲若蚊呐,“都是你,送什麼不好,偏送那般禮……都把你大哥哥教壞了。”
蕭毓盈看著自家嫂嫂羞得撇開眼,一副想找個洞將自己藏起來的樣子,不禁笑出了聲,想起母親周氏之前偷偷告訴她的,兄嫂新婚夜那事兒。
他家大哥哥雖看著文雅,但畢竟是常年帶兵抗敵的將軍,力氣體力都優於常人。他素了快三十年,對那事兒也半懂不懂,還不知輕重,這甫一開葷便有些收不住,洞房花燭夜將她這位新嫂嫂折騰得不輕。
翌日去向蕭老夫人請安時,蕭老夫人看見李秋瀾走路時不自然的姿勢,一下就明白過來,末了,還單獨將她大哥哥留下來,語重心長好生囑咐了一番。
李秋瀾越是羞澀,蕭毓盈越不放過她,挑了挑眉道:“哦?那禮物,到底是教壞了哥哥,還是累壞了嫂嫂?”
“你這丫頭,怎的口無遮攔的。”李秋瀾窘迫不已,忍不住拿起納了一半的鞋丟過去,“你再這般,下回來我便不為你準備點心了。”
“誒,可彆呀。我來這兒,不就貪著嫂嫂這一口,我不過玩笑,嫂嫂便饒了我這回吧。”蕭毓盈伸手扯了扯李秋瀾的衣袂,討好道。
李秋瀾橫她一眼,隨即止不住笑出了聲。還說想生個孩子呢,分明自己都還像個長不大的孩子似的,打她嫁進安國公府到現在,算是體會到什麼叫長嫂如母了。
姑嫂二人笑笑鬨鬨,直到快過申時,蕭毓盈才起身告辭,還不忘連吃帶拿,順走了剩下的糕食,一壇子醃菜和鹵肉。
從安國公府出來,上了馬車,蕭毓盈特意命人從長平街繞了繞,取了她先前便訂好的香膏。
她本不大愛摸香膏的,可有一日心血來潮抹了一些,見她家夫君當夜貼著她格外熱情,便曉得他喜歡,為了迎合他的愛好,就經常抹。
那香膏是近十種鮮花搗出的花汁調製而成的,價值不菲,為了買這香膏,她連衣裳都少做了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