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他指縫間,一個冒著絲絲白煙的火折子。
沒了遮擋,視線直射而去,再看那‘王夫人’鬼魂,哪還有什麼鬼啊,明明就是一道‘女子錦帛像’投射出的影子!
劉據適時走到場間。
扯下串在木棍上的錦帛,將其丟在地上,此刻眾人看的更清楚了。
那人見人怕的血色紋路、詭異咒語、生辰八字,都在錦帛正麵,而背麵,則是畫著青色羅裙、點著朱紅唇瓣。
他們先前看到的婀娜女子,就是這份妝容!
“看!”
“都給孤睜大眼睛看看!”劉據明著對宮女、太監吼,實則指桑罵槐,“這就是少翁的招魂之術!”
“什麼狗屁文成將軍!”
“就他,還朝廷命官,大臣,孤將他扒個精光,都是在手下留情!孤就該一棋盤砸死他!”
說完。
劉據一轉身,對著劉徹一拱手,“陛下,這就是兒臣的招魂之術,比之少翁的如何?”
吼,你再跟我吼啊!?
劉徹確實沒跟太子吼了,他隻是默默的閉上眼,不願讓人看出他眼中也說不清是暴怒、是狼狽,還是極盛的殺意!
皇帝隻是靜靜坐著。
但熟悉皇帝的人都清楚,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堂堂帝王,竟然被如此低劣的把戲耍弄於股掌之中!?
少翁的這套招魂之術,在後世,其實有另一個家喻戶曉、民眾喜聞樂見的名字:
皮影戲。
堪破真相的那一刻,你是不是會生出一種:“啊?就這?”
是的,就這。
人們在觀看精彩絕倫的魔術表演時,會驚呼、訝異,等揭秘了魔術背後的手法,又難免有不過如此的念頭。
但少翁弄得這一套,不僅僅是把戲,他在把戲以外的投入,才是不可或缺的東西。
比如。
三句不離太一神,拉高自己的段位,營造高人形象。
故意畫一些血色紋路、生辰八字,創造恐怖氛圍,同時也為自己的戲法打掩護。
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
施法後,故意癱軟、馬車上時不時低吟,傳播陰邪、鬼魅的可怕之處等等等等。
而最重要的。
是準確把握皇帝的心理!
皇帝想要什麼,便投其所好,他想招王夫人的亡魂,就有空子可鑽,把戲用出來,不怕皇帝不買賬。
這與少翁獻的那顆‘延年益壽、裨助房事、生發子嗣’丹,如出一轍。
那丹藥,真有此類功效嗎?
催情的功能有,但其他的,還不是皇帝想要什麼,少翁就說什麼……
世間的騙子無非幾種。
會點小把戲,能在一村一縣行騙,在此基礎上,懂點話術,就能在一城一郡行騙。
再會點心理學,懂得審時度勢、揣摩人心,又能再上一步台階,去到帝國高層行騙了!
皇帝也是人。
隻要膽子大,照樣騙的轉!
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夠英明了吧?還不是被方士徐福忽悠瘸了,又是童男童女三千、又是出海尋仙。
宋朝有個叫郭京的,對宋欽宗說,自己會道教法術,施六甲法,布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大陣,能生擒金人將領。
宋欽宗信了!
他信了!你敢信?
反正最後金人將領沒有被生擒,倒是宋欽宗被對方活捉……
回到眼下。
能與秦始皇掰一掰手腕的劉徹,也栽了。
正如當初劉據猜到少翁的把戲那樣,他一個旁觀者都止不住的火氣往上躥,劉徹這個當事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極度狼狽、羞惱、震驚、憤怒,轉變成的狂暴殺意,幾乎要滿溢而出!
在這其中。
皇帝還有一份難言的尷尬,源於——戳破這個卑劣騙局的是自己兒子。
如果換做旁人,能讓劉徹如此尷尬,即使是自己的錯,劉徹也會毫不猶豫的殺了他!
但那是自己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