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放手折騰(1 / 2)

劉據眼下很想來一句:“前倨後恭,可笑可笑!”

不過。

他今天來,不是專門打臉的,在全盤接受了皇帝老爹的‘恭維’後,劉據提及了此行的主要目的。

“父皇,這印刷之術,想法是兒臣想的,但實際打造的,卻是墨家子弟。”

印刷術。

理論上說起來的確不難,但一些細節仍需專業人士操作,比如確定雕版所需的硬木材料,調配特用墨汁等。

以劉據的身份來講,吩咐其他匠人來做,也不是做不出來,不一定非要墨家子弟。

然而。

先前已經說了,印刷術隻是個敲門磚!

劉據讓墨家子弟打造,在印刷術上占一手先機,是為了在皇帝老爹那先博取一點好感,之後的事情,才好談。

“墨家?”

不出所料,提及墨家,皇帝臉上的笑意漸漸收斂。

這時。

皇後衛子夫扶案起身。

她聽了半晌,清楚自己兒子做事有理有據,也就放下心,如今父子倆要談論國事,衛子夫不會摻和。

走之前,皇後理了理皇帝的衣襟,溫聲道:“有事好好說,你們是父子,又不是仇人。”

“咳。”

劉徹清楚,皇後在點之前態度陰陽的事兒,他剛才‘前倨後恭’的太明顯,現在有點尷尬。

好在皇後善解人意,沒有讓丈夫難堪太久,“行了,你們父子談。”

說話間。

衛子夫揮了揮手,隨行的宮女上前,收走了案幾上的碗碟箸羹。

等皇後一行人離開後。

劉徹起身走了兩步,慢慢找回了當父親的威嚴,“朕一早就注意到你收了幾個墨家人,是為了這個?”

他舉起手中書冊晃了晃。

劉據正色道:“不全是,兒臣看中了墨家營造的能力,想用墨家子弟打造更多器物!”

聞言。

劉徹皺了皺眉,“伱可知墨家與儒家不同?”

“兒臣知道。”劉據早有腹稿,回答的很順暢,“墨家有首領,比儒家更緊密,且不說钜子之位失傳。”

“即使沒有!”

“兒臣探查過餘下的墨家幾脈,現在都落魄不堪,到了山窮水儘的地步,再難翻起什麼波瀾。”

皇帝聽完這番話,沒有立刻回答,沉吟片刻,說出了他最芥蒂的一條:

“墨家的思想,不好!”

非攻、非攻,了解非攻真實含義的人,尚且要對出兵匈奴的正確性猶疑一二。

大多數一知半解的人,聽了‘非攻’思想,隻會淺薄的、隨大流的喊出:“反對攻打匈奴!”

這,很不好!

劉徹用了極大精力,才破除道家的‘黃老無為’,促成如今的主戰意識,不可能再放任墨家‘非攻’搗亂。

對此。

劉據也有話說,正是當初擺平董仲舒的那套,“父皇,兒臣隻啟用了秦墨,他們這一脈,善鍛造。”

“對兼愛、非攻那一套,並不執著。”

隻啟用秦墨?

劉徹蹙眉的眉頭舒緩開,早在墨家子弟去博望苑自薦時,他便收到消息,了解過墨家派彆。

能支持秦國四處征伐的秦墨,確實是墨家的另類。

皇帝想了想。

又把手中那兩本一模一樣的《倉頡篇》翻了翻,“我大漢的匠人比不上墨家子弟?”

顯然。

皇帝能想通的印刷術,他不認為墨家子弟打造出來,有啥了不起,換了大漢的匠人照樣行。

他想的沒錯。

但是。

“父皇,兒臣的佩劍在入殿時,被殿外的侍衛卸了,能否拿進來一試?”

嗯?

聽到劉據此言,皇帝看了他一眼,微挑眉頭,抬手朝外一指,“去。”

話音剛落,候在一旁的宦者令便踏著小碎步,朝殿外行去,不一會兒,一名侍衛手握一把長劍進來。

皇帝已經猜到太子什麼意思,無需多說,他自己便拔出那把八麵劍。

此劍,正是蔡成獻給劉據的寶劍!

“鐺,鐺。”

劉徹抬指彈了彈劍身,臉色微肅,朝入殿的侍衛道:“把你的劍拔出來!”

侍衛愣了片刻,隨即會意,他怕傷著陛下,隻是將自己的劍橫舉。

下一刻。

劉徹猛地提氣,揮起手中劍,直直砍下去——

“當啷!”

刺耳的金鐵交鳴聲後,一截斷劍掉落在地,斷掉的那把,是未央宮侍衛的佩劍……

事實勝於雄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