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能勾男人的魂(1 / 2)

兩道任命詔令,都和劉據有點關係,第二條最明顯,畢竟是在安排太傅。

平曲侯周建德。

開國名將周勃之孫,周亞夫侄子,妥妥的老牌勳貴,資曆深厚。

按說挑選太子太傅,身份地位次之,學識才是最重要的衡量條件,比如石慶。

那麼,周建德很有學識嗎?

不。

沒啥學識,他擔任這個太子太傅,與高陵侯趙周擔任丞相是一個路數,都是占著茅坑、不用拉屎。

前些日子,有位姓董的幫派大哥,又來皇帝身邊旁敲側擊,想尋個好工作。

皇帝給了對方一個麵子,沒有直接拒絕,而是拖著,直到今天,讓平曲侯周建德空降!

再品不出皇帝的心思。

可就蠢了……

而那第二條,升桑弘羊為大農丞,為何說也與劉據有點關係呢?

因為給桑弘羊騰出位子的那人,劉據還欠了人家一個人情的前大農丞——孔僅,升為九卿之一的大農令!

漠北之戰前,不宜動九卿。

戰後,皇帝立馬動了。

至於動的原因,也顯而易見,仗打完了,該撈錢了……

“陛下。”

早有心理準備的新任大農丞,桑弘羊出列奏道:“臣與大農令以為,如今豪商巨賈當道,大肆行壟斷之事。”

“當效仿管子,設平準,同時,推行均輸法,由朝廷平衡物價,貴時拋售,賤時……”

桑弘羊的聲音在大殿內獨響,從推行新法令的背景、原因,闡述到如何施行,以及施行的必要性。

等他說完。

皇帝想都沒想,接道:“下發至公卿商討。”

以如今朝堂上的形勢,桑弘羊這條國策,多半會在公卿裡全票通過……

就這樣,國事一件件的提。

財政上,桑弘羊給意見,涉及到軍務,兩位大司馬給意見,而劉據,一直都秉承多看、多學,少說。

等到朝會結束,已近午時。

劉據去了一趟椒房殿,照常陪著母後說了一會兒話,方才準備打道回府。

離開皇後的寢宮時。

劉據按照慣例,也讓彆人陪著他說了一會兒話。

“據奴婢打聽,前些日子,有個擅音律的樂人,在陛下跟前唱了一首樂曲,隨後猗蘭殿便有了主子。”

回廊下。

大長秋微微弓著身子,落後劉據半步,低聲道:

“那樂人,如今被陛下提拔為協律都尉,猗蘭殿的李夫人,也極受陛下寵愛!”

聽罷,劉據沒來由朝大長秋笑問道:“傾國傾城?”

“額……”

老太監愣了一瞬,隨即腰又彎了幾分,賠笑道:“正是,殿下明察秋毫。”

大長秋替太子探聽未央宮裡的動向,但是,太子從沒有說過,替自己探聽動向的,隻有大長秋。

感受到太子的敲打,老太監神情愈發恭敬。

“那首描述猗蘭殿李夫人的樂曲,正是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編曲的那位協律都尉,是她二兄。”

“李夫人出身低微,幾個兄弟皆是倡優,陛下吝惜,各自賜予了官職。”

“嗯~”

劉據沉吟一聲,“協律都尉孤倒是知道,還有兩人都是什麼官職?”

傾國傾城的李夫人橫空出世,劉據自然調查過,李延年得升協律都尉,可李夫人其他兩個兄弟,卻沒個音信。

“另外兩人都是微末小職,而且掛的還是虛銜,一個法曹,一個掾史,殿下不知也情有可原。”大長秋笑道。

“小職?”

劉據卻緊追不放,“誰是法曹,誰是掾史?”

大長秋不知太子的心思,答道:“李夫人的大兄李廣利任法曹,其弟李季任掾史。”

這次聽罷劉據沒有追問了,臉上換了一副饒有趣味的表情,心中暗道:‘李廣利啊李廣利,嗬!’

‘大將軍、驃騎將軍具在,以後你的路何去何從呢?’

“嗬嗬!”

他笑著搖了搖頭,感慨道:“猗蘭殿可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看來,那位李夫人真的絕世無雙。”

眾所周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