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鄰居們紛紛把報紙遞了上來。
“這……”
“還有這一份,這是昨天的!”
“這是前天的!”
……
德約卡吃驚的看著手裡不同日期的三份報紙,它們居然完整的記錄了夏爾到比利時後的全部經過。
這就是《小日報》的高明之處。
在媒體被管控時,《小日報》已開始跟蹤夏爾在比利時的所做所為並額外印刷一份報紙,每天一份。
管控?
沒關係,這些報紙全部存在倉庫裡不發行。
管控多少天就存多少天,邦尼特知道這些報紙不愁賣不出去,頂多浪費倉庫一點空間而已。
等軍方解除管控後,邦尼特一口氣把所有存著的報紙投到市場上,從頭到尾每個細節,還配有想像出來的卡通圖片。
而其它報紙的記者,此時還圍在夏爾家門口為爭取不到采訪機會而苦惱。
這也是記者們忽然離去的原因,《小日報》一上市,采訪就沒什麼意義了,事情都在《小日報》上,想知道什麼買份報紙就行!
邦尼特因此成為人生贏家,《小日報》的發行量瞬間翻倍成為炙手可熱的刊物。
法蘭西人民則被夏爾在安特衛普巨大的成功刺激到發狂,大街小巷到處都在傳頌夏爾在比利時的英雄事跡。
這與拯救法蘭西不太一樣,夏爾這是在比利時為國爭光,他一個人把英國一萬多人的軍隊比下去了,他們甚至在夏爾麵前不值一提,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他們救了被軟監的夏爾。
法蘭西上下都與有榮焉,人們自
豪的說:“瞧,這就是法蘭西的力量!”
但這報紙上寫的東西卻把德約卡和卡米爾嚇壞了。
德約卡拿著報紙艱難的讀著:“三門‘大貝爾莎’,德國人的重炮,口徑……420毫米!”
卡米爾隨手拿皮尺量了一下自己的腰圍,581毫米。
“上帝!”她驚呼出聲:“那炮管差不多到我的腰身了!”
“不,卡米爾!”德約卡對軍事更了解,他回答:“420毫米是內徑,加上厚厚的炮管,可能會有600毫米!”
卡米爾臉色都嚇白了,這麼大的重炮,聞所未聞!但它們卻被夏爾炸毀了,三門!
飛艇的事更讓人匪夷所思,報紙上給出了飛艇的大致數據:長144米,直徑25米,航速75.6公裡/小時。
“我沒看錯吧,144米?”德約卡難以置信的看著報紙:“他們是不是漏了小數點?”
卡米爾對長度沒什麼概念,她遲疑著問了聲:“144米是多遠?”
德約卡想了想,回答:“從小鎮路口到我們家,差不多就是這個距離!”
卡米爾呆愣當場,接著又是氣憤又是恐懼的說:“他們居然讓夏爾去麵對這樣的怪物?這樣的龐然大物,還是飛在天上的!”
對軍事不了解的人,他們不會深入考慮哪種裝更重要、更難對付,隻會看哪種裝備更大、更可怕!
“重點是夏爾回來了!”德約卡勸道:“夏爾打敗了他們,現在就在樓上!”
但這依舊沒能讓卡米爾放棄找軍方算帳的想法,因為她認為這可以避免下一次類似的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