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此之後,轟炸機再次出動炸毀了德軍另一個榴炮陣地。
飛行員幾乎沒有休息,他們降落後稍作檢查,裝完航彈加滿油後又再次出發。
卡特有些擔心他們過於疲勞建議休息一段時間,但飛行員卻瞞不在乎的回答:
“這算不了什麼,少校,它幾乎就是一次旅遊!”
“是的,我們什麼也不需要擔心,隻是把飛機飛到敵人頭頂把炸彈丟下去,如此而已!”
“我認為我可以這樣乾一整天!”
飛行員們輕鬆的笑了起來。
這是轟炸機的“黃金時期”,沒有戰鬥機能追得上它們,地麵又沒有足以對其構成威脅的防空火力,這使飛行員可以毫無壓力的執行任務。
於是,僅僅距離第一次轟炸兩小時,德軍又一個榴炮陣地被轟炸機炸毀。
兩次成功的轟炸瞬間引起新聞界的哄動。
最新是《功勳報》在報紙上緊急刊印了專題報道,它在戰鬥結束後半個多小時就上市了,文章甚至是在進攻前寫好的:
“今天早晨8點和11點,我軍轟炸機摧毀敵軍兩個炮兵陣地。”
“其中一個炮兵陣地是位於淇木薩地區的隱藏炮兵陣地,我軍前線步兵甚至都沒能發現它。”
“但它還是被我軍轟炸機大隊摧毀!”
《功勳報》沒有把真實的轟炸過程報道出來。
如果照實報道,說這次任務是因為提前獲得情報知道榴彈炮的位置,然後才成功定位將其炸毀,其結果就是提醒了德國人讓他們自查,最終很可能讓“白衣夫人”陷入危險。
夏爾授意科布多把這口“黑鍋”甩給偵察機和戰鬥機。
科布多在文章裡隱晦的說:
“誠然,轟炸機因為體積大轉向不便等缺點不適合偵察。”
“但‘軍事評論家’們似乎忽略了一點:轟炸機可以與偵察機、戰鬥機協同。”
“偵察機發現目標,再在戰鬥機的掩護下為轟炸機指示目標,成功就是水到渠成了!”
“也就是說,但凡偵察機能偵察到的目標,原則上都可以用轟炸機將其炸毀!”
……
德國人對此深信不疑,因為這就是他們看到的。
“眼見為實”這個觀點深入人心,誰要是不信,那些從戰場上幸存下來的德軍士兵跟誰急!
法蘭西“軍事評論家”也不得不信,因為這個想法無懈可擊,它甚至在實戰中也能實現。
但實際上,此時的偵察機既沒有高倍攝像機也沒有雷達,想找到地麵的隱藏目標十分困難,除非德國人露出明顯的破綻。
接著媒體就開始鋪天蓋地的報道轟炸機,風向由質疑全部轉向稱讚,由施耐德控製的《晨報》及右翼控製的《費加羅》報也不例外。
這並非他們願意這麼做,而是為了生存不得不這麼做。
媒體歸根結底是依附“熱點”迎合大眾的期待心存在的。
如果今天《晨報》和《費加羅》逆大勢而為,在轟炸機取得巨大的成功後依舊質疑、詆毀、反對,能起到的作用極為有限,反而會使自己邊緣化讀者越來越少。
有一天,當《晨報》和《費加羅》報需要向大眾推出某些觀點時,他們會發現已經推不動了,因為它們根本就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