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遠會讓她知道,她的選擇是對的。
沒有聽完就離開了。
蕭府很廣闊,院子裡有假山流水,秦遠欣賞了一會兒風景,走到了一間書房。
“咦,這是什麼?”
秦遠走到書桌前,見上麵有一張粗皮絮紙,寫著描寫自然風光的詩詞,隻見下麵是一行詩文。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飛入花叢都不見。”
看字跡,是自己那要考狀元的小舅子寫的。
秦遠癟了癟嘴。
這也叫詩?
他隨手拿起筆,刷刷刷寫上了幾筆。
好在他前世曆史不錯,對古文有些研究。
很快,一行新詩,就展現了出來。
“白日依山儘,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寫完後,他把剛剛那絮紙直接揉碎,丟在了地上,揚長而去。
而他前腳剛走,蕭昌文就回來了,身邊還跟著一位須發斑白的老者。
“老師,您留給我的作業,我已經寫出來了,花費了一夜。”
蕭昌文站在旁邊,恭敬的把老者請入書房。
這老者,雖年老體弱,可眼神中都是亮光,好像有裝不完的知識!
他就是當今大夏公認大儒,夏桓生。
“昌文啊,你其實各方麵都不錯,但科舉不止是有孝廉之心,報國之誌就行了,你題詩方麵不妥,我才給你出了這道題。”
夏桓生邊走邊說。
其實現**試,也是由古時候演變過來的,題詩幾乎是必不可少的,反應一個人的心境。
蕭昌文點頭,謙卑道:“老師,學生知道,所以一夜未睡,做出了這首詩。”
夏桓生走到書桌旁,拿起絮紙。
“如果有什麼不足,還望老師點出來。”見夏桓生拿起絮紙,蕭昌文緊張道。
他也知道,自己這方麵不夠好,一直在努力學習!
夏桓生拿起絮紙,看了起來。
下一刻,他那布滿皺紋的臉卻突然緊繃起來,皺紋都因為這個動作,少了很多!
“這,這是你做的詩句?”
他扭過頭,不可置信的看著蕭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