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練霓裳的話,張金鼎冷笑著說起了春典:“來的是鷹爪孫,還是裡馬老合?供的是誰?拜的是誰?”
江湖人走江湖路,尤其是做外門行當的江湖人,都有固定套話。
這些套話統稱為春典,也可以稱為春點、唇點,張金鼎說春典,如果練霓裳對不上,生意就不用做了。
“我左青龍,右白虎,站立在中心戊己土,供奉綠林王匡先祖。”
“怎麼供?如何拜?”
張金鼎上前半步。
練霓裳道:“我五指朝上,代表江湖五大門幫!”
“哪五大門幫?”
“風馬雁雀飛!”
“還有一炷香呢?”
“大指朝天一炷香,拜的是江湖八大門幫!”
“哪八大門幫?”
“金皮彩掛,橫攔榮葛!”
“八門八戶各有祖師,你是哪個門的?”
“橫門弟子!”
“橫門人背後有一個包,那包裡裝的是什麼?”
“上裝天,下裝地,裝的是江湖老少爺們兒十三家買賣!”
“萬朵桃花一樹開!”
“橫門本是一家親!”
“西北玄天一隻雞!”
“綠林不把綠林欺!”
“綠林若把綠林欺!”
“傷了綠林好和氣!”
雪千尋聽得暈暈乎乎,心說這都是什麼玩意兒,但聽到這些話,張金鼎卻放下心來,準備按規矩做生意。
這話說起來倒也不難解釋。
王匡是綠林起義的領袖,綠林好漢大多會供奉王匡,再過幾百年,供奉的就會換成梁山好漢和達摩老祖!
這裡就有人好奇,達摩老祖和土匪有何關係?土匪為何供奉和尚?
當然是因為天地會、少林五祖!
五大幫、八大門,都是江湖常見的買賣,有個成語叫五花八門,加起來剛好是十三,即“十三家生意”。
風是有組織的騙子;馬是單獨行騙的騙子;雁是靠女色行騙,也就是傳說中的仙人跳;橫指的是土匪;蘭指的是做局的老千;榮指的是小偷;葛指的是獨行大盜或者殺手;金是算命的;皮是賣大力丸的;彩是變戲法的……
每種行當都有對應的切口,以此來確認身份,表明雙方和氣生財。
這倒不是張金鼎故意擺架子,而是練霓裳隨口說出他的出身來曆,讓他心生忌憚,想試探練霓裳的來路。
若是來做生意的,張金鼎自然是和氣生財,如果是來惹事的,張金鼎暫時虛與委蛇,然後再找機會報複。
如今對了春典,張金鼎心中的疑慮少了很多,苦笑道:“練寨主,北地被滿清韃子占據,生意不好做,大盛魁那幫錢串子,差點把我給擠兌死!”
“大盛魁”是滿清最大的商會,生意遍布五湖四海,背景極為深厚,與大盛魁相比,張金鼎隻是小蝦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