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天使與大亂(1 / 2)

《不良人:諸位,一起複興大唐吧!》全本免費閱讀

唐天祐五年、梁開平二年,臘月初五。

小寒的節氣將至,象征著寒冷的颯颯風雪已開始極力灑在這河北的山川大地上。世間的所有都籠罩在了嚴酷肅殺的寒冬當中,萬物都好似湮滅在了素雪之下,但這片恰經無數戰火的土地上,無數燕地百姓,卻好像終於緩過氣來。

幽州向南的地界,原本泥濘的大道已被凍得堅硬如鐵,道旁是一堆堆的積雪,晃得人眼花。道路四下,河流的表麵一夜間便生了一層厚厚的寒冰,冰層下河水凜冽,卷走點點冰屑,隱約發出了細微的撞擊聲。

近郊四野,間或還有流民百姓模樣的人在荒地裡挖溝掘土、搭建棚屋,好是一麵熱火朝天的景象,恰至正午,天空中便是炊煙嫋嫋,極顯人氣。

在華夏這片土地上,生活在這裡的農耕文明是彼時全世最為勤勞的民族,也是最為強韌的族群,隻要能讓戰火稍稍遠離他們,他們就能竭儘所能的尋找到生存下去的方法,將這片因戰爭而變成白地的幽州重新發展成人口稠密、物產豐饒的所在。

縱使是北麵又有亂象,不少流民都是從檀州南逃而來的,但甫一進入幽州地界,就是能夠讓人安寧下來。那麵‘梁’字大旗旁的‘蕭’字軍旗,便是所有河北百姓最強的依仗。漠北再強、燕國餘孽再能折騰,還能打得過蕭軍使不曾?

幾十騎快馬,在道路上成列疾馳,馬蹄飛揚,濺起大片大片雪土。馬上的騎卒,都披著梁軍專有的紅漆紮甲,裹著披風,背上負著認旗,威風凜凜。

道兩旁的流民紛紛抬頭觀望,卻又如常的低下頭去。從前兩日開始,這大道上便是經常有梁軍騎卒在南北疾馳,而這些威風凜凜的騎卒更是早已被百姓熟知,正是城中蕭軍使那定鼎幽州的八百龍驤軍。

剛開始的時候,這些早已是驚弓之鳥的燕地百姓甫一見到這些騎卒,還會驚懼的趴下去,唯恐無意就惹惱了這些兵家子,慘遭人禍。因為在這一年的時間裡,整個河北幾乎都是在兵禍中度過的,也唯有經曆過兵禍的百姓,才知道這些兵家子的破壞力有多強。

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普天之下沒有哪一路諸侯的軍士是把百姓當作人看的,不論是劉仁恭麾下的燕軍、草原南下的漠北軍、李存勖東來的晉軍,都是把燕地謔謔的不成樣子,早已讓燕地百姓畏之如虎。

但這段時日過來,所有百姓也就漸漸反應了過來:那位主政幽州的蕭軍使,竟是嚴抓四下劫掠的梁軍,張貼布告,鼓勵百姓檢舉,聲稱對此事嚴懲不貸、絕不姑息。且在這番冰天雪地裡,這位蕭軍使還以工代賑,不時還會發放救濟糧,得以讓大部分流離失所的流民能有一條活路生存下去。

便是因此,百姓們一傳十十傳百,也就不再憂心了。他們不再害怕這些梁軍,梁軍也沒有騷擾百姓的想法,幽州上下,竟有了一副軍民融洽的錯覺。到了現在,稍有一把腱子肉的百姓,竟還能壯著膽子攔路龍驤軍的軍士,詢問蕭軍使還招不招兵……

也有年長的老者,拄著拐杖詢問大梁皇帝會不會讓蕭軍使從今以後就任這幽州的父母官。

一幫龍驤軍的大頭兵哪裡知道這些,但他們確實從未享受過這等百姓崇敬的盛景,一時間都隻是拍著胸脯把牛皮往天上死命吹,若非是要誤了時辰,他們說不得還會被拉進棚屋裡吃一吃糙飯。

幾十騎龍驤軍終究是擺脫了燕地百姓的糾纏,南下而去。

但很快,幾乎是他們恰向南再行十來裡的樣子,就見一支逶迤的長龍大隊,從南向北而來。這支隊伍的規模很龐大,幾乎將幾丈寬的大道擠得滿滿當當,車馬如雲,數千衣甲鮮明的士卒拱衛,前麵是旌旗節杖飛揚,有幽州官吏在前引路。

是汴梁禁軍。

龍驤軍的兩個將領互相對視,心下都是恍然。在汴梁的朱家皇帝聽聞河北克複,定是喜不自勝,不過在派遣使節接收幽州之際,定也要遣一強軍,向燕地諸舊臣、百姓彰顯大梁的實力。通俗來講,就是秀肌肉,讓燕地一眾宵小都要安分一點,莫要觸犯大梁天威,不然僅僅是護送兩個使節,哪裡需要用得上數千汴梁禁軍?

不過二人都不多言,都隻是疾馳而上,進而在隊伍裡的官員迎接過來前,就遠遠的落馬而下,最後被引到了兩位使節的車馬之前。

消息早已傳到了隊伍裡,李振掀開車簾,與康懷英一起走下馬車,攏袖立在車前,著紫袍官帽,靜靜等候。康懷英是禁軍大將,地位反而要比李振高一些,但他很清楚,朱溫對於軍中大將的猜忌,是要比這些文人高的多的,且李振備受朱溫寵信,雖說一年前出了洛陽兵變的亂子,但朱溫對其的信任還是很快就升了上來。

這個時代,能說會道的文人,就算官位做到了宰相,威脅力也比不上一個能號召幾十上百兵卒的武夫。

康懷英很明白自己的定位,在李振麵前並不托大,隻是與其並肩而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