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在嶺南,大王的根基將徹底無人可以撼動,與此同時,最下麵的各地官吏不足的情況也能得到解決。
這個問題是昨日臣聽達和說的,如今我們的官吏,幾乎都是從矮個子裡挑高個,有的甚至識字都不會,隻是略微有些經驗,或者是在當地有些聲望,直接就開始任用,這對嶺南未來的發展,很不好。
尤其是這裡撩人的數量遠在漢人之上,可以說這裡的人幾乎沒有開智,學堂的設立,還可以讓幫這些撩人開智,如此一來,撩人必然會更加融入。
學堂的設立雖然艱難,然而一旦成功,大王將受益極大,臣建議當開設學堂。”
李元吉聽著岑文本的話語,心中是震驚又懊惱,他怎麼就沒有想到學堂這事呢?虧他還經常抱怨自己底下沒人,明明自己就可以培養人才。
他也不需要培養多大的人才,如今他最需要的就是底層的官吏,現在各州的官吏隻要不是太過火
,他都沒有去動,就是因為動了之後,他沒有人可以安排,是不得不繼續用著。
創辦學院的事他知道很重要,但是之前是真沒有想起來啊,而身邊的王玄策、寧純等人也沒有人向他提過這個問題,還好如今岑文本提出來了,要不然他自己得啥時候才能反應過來?
李元吉頓時非常的興奮,不過就是人才罷了,他是沒有,但還不能自己培養了?
“哈哈,景仁,你提醒得是啊,這麼一個簡單的問題,你說我怎麼就一直沒有想起來呢?
這事也交給你了,先將學院建立起來,不能建得太小了,前期主要是培養地方官吏為主,等後麵,發展起來了,到時候我們要著重培養一些突出的人才才行。
至於書籍的問題,這事我來搞定,定然讓每個學子都能有書看,至於老師,景仁你先辛苦一番,學院建立起來之後就立即開始招生,你先教著。
我現在就向聖人去書信,將孔穎達那個老頭子調來,乾學問這事,還是他們那些人最合適。”
如今建立學院,難點就在於老師和書籍,現在依舊是世家的時代,知識依舊還被世家掌控著,哪怕是後麵李世民上位再次啟用科舉,但能夠參加科舉的,幾乎都是家族中的人,沒有什麼真正的老百姓。
而教師是對於他這裡的難點,在長安不算難題,至於書籍,他齊王府本來就有,雖然不齊全,但可以問李淵要啊,李淵不是增強他的實力來平衡李建成與李世民嗎?
現在是時候讓李淵開始付出了,他都已經甘願成為李淵的棋子了,這麼要求要是都滿足不了,那他可是要掀桌子的。
岑文本聽著李元吉的話,嘴角頓時一抽,他是真的無語了,直接原地再次喜提一件要乾的大事,本來就覺得自己會無比繁忙了,現在好了,更忙了,事又多了。
但岑文本也沒有後悔,這件事在他看來早晚都要做,還不如早做,越早開始,也能越早得利。
隨即岑文本又滿是擔憂。
“大王,臣兼著教導這些都沒有問題,從長安來的人也可以安排一些進入學院先教導著,但是大王,最重要的是書籍,現在開始必須要讓人開始抄錄,不然到時書籍定然不夠。
而且王宮之內的書籍或許不全,這也要想辦法將書籍補全,現在都還好,但後麵肯定是不行的了。
至於給聖人去信,臣建議將書籍的事情也一起呈上去,讓聖人運送一些書籍過來,另外大王若是在長安還有人手,儘量再調一些過來吧,學院一旦建立,更需要人手了。”
岑文本滿是憂愁,李元吉也是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