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笑著看向岑文本:“哈哈,莫要說這些了,現在我們還是想想正事吧,這件事暫時先這樣定下,接下來還有最為重要的一事,那就是太子身死,已經是事實。
然而眾所周知,我與太子交好,太子可是我親大哥,如今太子已死,那麼太子底下的那些人,尤其是有才能之人,我們必須要爭取過來。
這一點刻不容緩,至於李二的態度,不用去管,隻要將這些人全部招攬到這裡就行,李二若是憤怒,他有膽就來攻我。”
李元吉一臉冷笑,反正李世民都要乾他,不做這事也是一樣的結果,那他為什麼不去做?
他這裡缺少人才可不是一天兩天了,學院裡麵培養的那些人,想要擔當大任,還是有些不現實,需要更多時間教導,即便有孔穎達幾人教導著,也不會短時間能夠學成的。
如今那裡麵的人,絕大部分其實都隻能適合為下麵的小吏,雖然這個現實有點讓他寒心,幸運的是,他原本的打算就是這個。
底層官吏如今急需人手,隨著封地的擴大,這個需求顯得尤為重要,他現在都已經不以培養大才為目的了,隻要能夠勝任小吏的工作,直接就讓學院裡的人畢業。
若是真
遇到好苗子,那就留在學院裡麵繼續教導,反正就像淘金一樣,淘到賺更多,淘不到就少賺一些。
但對於李建成底下的那些人,他是真的眼饞,這裡麵不少人他都熟呢,有文有武,武將現在都是其次了,主要是文臣,尤其是這裡麵還有不少能文能武。
李元吉都不得不感慨,世家存在的時代裡,這些世家大族裡麵出來的子弟,絕大部分人都是能文能武的存在,不偏科。
看看到了宋開始,偏科嚴重,文臣大部分不能舞刀弄棒,武將就真的隻是武將,隻有那麼少部分人才會能文能武。
不得不說,世家雖然壟斷了知識,壟斷了許多,對皇權也有極大的威脅,但是在教育人,培養人才這一塊,不得不說是真的可以。
就他自己帳下的這些人,岑文本、韋挺、謝叔方、劉仁軌等等人,是真的能夠做到馬上征戰四方,馬下治理一方,岑文本這樣的人從軍,直接就是統帥級彆的。
彆看是文臣,岑文本也是領過軍的,知兵,看的兵策絕不會少,韋挺,彆看這人現在是文臣,在進入東宮後也是文士,為李建成出謀劃策,但這人之前可是正兒八經的馬上將軍。
劉仁軌更加不用說了,不僅打百濟,還能治理百濟,治理得井井有條。
謝叔方同樣也是,領軍作戰能力一流,曆史上投了李世民,治理一方也是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
李元吉都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變態有些多,更是因為自小學習的,都是全麵的,從來沒有偏科。
岑文本聽後也是一臉的凝重。
“大王,此事必須要儘快進行,不能讓秦王搶先了,我們隻將目光放在太子的心腹上,其餘人我們應該說不動,甚至還可能被秦王反安插人手。
臣建議不要去過多的接觸其他人,畢竟如今秦王是正統,隻要秦王表達出善意,絕大部分人依舊會優先選擇秦王,隻有太子的心腹,才會以,為太子報仇為己任。
這些人雖然仇恨大,但都是我們應當拉攏的目標,因為我們以後與秦王,必然會有爭鬥,這些人到來之後,同樣能夠出死力。
而且在見到大王之後,過後必然會真心實意的跟隨大王,且他們除了選擇大王,沒有彆的選擇了。”
李元吉心頭都是一跳,他還打算將李建成的人全部拉過來,現在聽岑文本這一說,他發現自己好像真的想得太簡單了,要是真的被李世民給安插人手進來,那他玩什麼?
這裡有什麼,李世民下一秒分分鐘又給弄出來,他還怎麼玩?怎麼和李世民鬥?
尤其是李建成的這些人,也還真有一些心術不正的人,他都得篩選一番。
“你提醒得是,這事按景仁你說的來做,我等會就把名單擬出來,你立即派人前去聯係。
另外,稍後你先向正平,以及韋雲起去信一封,這兩人必須要爭取過來,讓韋挺回來一趟吧,我親自和他聊。
至於韋雲起那裡,派一個有能力的人過去,一定要勸過來,韋雲起是個大才,有大本事,如今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