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李二艱難又快樂的抉擇,民生恢複的根本原因(2 / 2)

請陛下當分清先後,洗刷恥辱是必然,但齊王的擴張,必須要進行阻攔,突厥隻是小疾,齊王那裡,才是大患。”

房玄齡口中的明年恢複不少民生,便是與如今大唐實行的製度有關,如今大唐實行的是均田製,就是主動給天下百姓授田。

滿十八歲的青壯以及丁男,都會獲得口分田八十畝,永業田二十畝,老男、殘疾之人也會得到口分田四十畝,若是戶主,另外還會得到永業田二十畝,口分田三十畝。

而唐朝的納稅,也是使用的租庸調。

正是因為這個製度,大唐初期民生恢複極快,隻要不出現較大的天災,隻要嚴格按照這個製度收稅,兩年內幾乎就能差不多恢複過來。

尤其是大唐先後向嶺南遷移差不多兩百萬人口,人口的減少,使得均田製能夠更好的執行,因為有足夠的田用來授田。

而均田製有沒有弊端,當然也有,而且這個弊端,絕對不小。

大唐的繁華為何持續不久,這個均田製就最為重要的根。

彆看大唐因為均田製以及和均田製搭配使用的租庸調讓大唐民生得以快速恢複,但來得快,崩得也快,最為根本的原因就是,田是有數量限製的,總數基本沒有多大的變化。

但人口的增多,卻是每年都在增加,蛋糕就這麼大,已經定下份額,然而分蛋糕的人卻是越來越多,一個蛋糕,又怎麼夠分。

這也是在貞觀中後期就會逐漸顯現的,那就是授田的額度,其實根本不滿額,比如一個十八歲的男子,理應得到八十畝口分田,二十畝永業田,但是實際得到,卻是總共隻有四五十畝。

然而納稅,卻是按照總共一百畝地而進行納稅的,也是按照記錄的授田額進行納稅。

然而這還是其中的一個問題,最為重要的問題,便是世家大族,地主豪強對土地的兼並,使得越來越多的百姓成為流民。

這也是為什麼大唐的繁華來得快,去得也快的根本原因,地上收不上來稅,百姓流離失所,從楊堅開始定下的鹽免稅,持續到開元年間,朝廷不得不征收鹽稅來彌補國庫的虧空。

從均田製到後麵的兩稅法,為什麼要尋求改變?為什麼要實行兩稅法?

就是因為均田製用不下去了,再使用均田製,大唐就完了,不得不改變而得來的。

正是因為這個均田製的特殊,也是能夠實行府兵的重要原因,兵士自帶糧草,也能夠負擔得起。

這開掛般的民生恢複製度,就是這麼離譜,而這個製度一旦實行,就不會有人願意去改,因為這個製度會讓大唐越來越繁華,故而許多人哪怕看出這個製度未來的不足,但都不會提出,李二更是不會改。

一旦改變,就是變法,變法的未知,會使得他的地位受到衝擊,同樣也會讓繁華的大唐,走向未知的一條路,不到那一步,是絕對不會進行改變的。

這就像你通過一種方式獲得極大的利潤,實現了財富自由,現在有人來告訴你,你的方法不對,必須得改,不然未來會傾家蕩產。

而?一旦改變,現在富足的生活就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了,而且這個雷到你死都不一定會爆發,你會改嗎?你會忍著賺更多,過得更好的誘惑而去去改嗎?

而房玄齡這麼自信,就是基於如今大唐的人口少,均田製可以充分利用起來,明年秋收隻要不是太差,大唐頓時就會變得糧食充足。

李二眉頭緊皺,房玄齡幾人說的,幾乎都大差不差,那就是讓突厥更亂,然後他們再用李元吉的方式,大賺一筆的同時,控製突厥。

而房玄齡的話語與杜如晦、長孫無忌最大的不同則是,要先攻吐穀渾,隨後再來收拾突厥。

在李二心頭,這是極為不願的,因為既然有了充足的糧食,要打就應該先打突厥,先雪恥,這個恥辱一日不報,他就一日都睡得不踏實。

但偏偏房玄齡所提到的李元吉,也是他心頭的痛,更是他認為真正的對手。

突厥再怎麼樣,都無法威脅到他皇帝的位置,隻是受辱,然而李元吉不同了,李元吉是真的能夠直接威脅他皇帝這個位置的人。

他這個位置怎麼來的,李世民很清楚,對付突厥,大唐之內還可以人人對外,但對李元吉就不同了,投降李元吉也是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

同樣都是李淵的兒子,隻不過是為了爭皇帝這個位置,屬於內亂,與突厥的意義完全不一樣。

然而即便是打吐穀渾,也不是那麼輕鬆的,吐穀渾的實力,也不那麼差,這就讓李二很是糾結。

過了片刻,李二看向房玄齡等人。

“你們先下去落實定下的事情,至於先打吐穀渾還是先打突厥,朕再想想。”

房玄齡幾人也沒有催促,這個決定,他們很清楚不是那麼好下的,涉及到大唐的戰略先後。

在幾人退出去後,李二直接坐在椅子上,不斷思考著這個事情的利弊。

不一會,李二睜開眼。

“來人,去請李靖入宮,朕有要事相商。”

先打吐穀渾還是先滅突厥,最為重要的還是打吐穀渾需要多久,能不能打下來,那麼領軍人的意見,就尤為重要。

至於為什麼叫李靖,在李二心中,無論是打吐穀渾還是滅突厥,李靖都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選。

時間逐漸過去,李靖的身影緩緩踏入殿內,步伐穩重。

“參見陛下。”

“藥師快起,坐。”

李二看著李靖,迅速出聲。

“謝陛下。”

李靖再次抱拳行禮,才坐在殿中的椅子上。

看著李靖,李二也沒有試探,直接將事情與李靖說出。

“藥師,若是讓你率軍攻滅吐穀渾,需要多少軍?多久可滅?”

李二認真的看向李靖,李靖接下來說的話,將會是先滅突厥還是先滅吐穀渾的重要參考,李二不得不慎重。

感謝:‘書友20230530115416678327389’的300幣賞!再次感謝大佬的打賞支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