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小的布料廠而已,交給劉海中就足夠了。
頂多李建東偶爾親自去廠房裡看一眼。
給工人們打打氣。
否則,耗費時間太多的話,他還怎麼乾其他的事。
李建東的目標可從來不是開著一個小小的布料廠。
他要在衣食住行方麵全方位的幫國民提升幸福感。
現在布料方麵,他已經要自己開廠。
食物方麵有許大茂,也用不著李建東來操心。
接下來就是住和行。
首先住房這方麵,李建東是不打算插手的。
因為後世的房地產商,名聲都不是很好。李建東雖然不在乎名聲,但他也不想被人罵。
所以他就把目標又關注在行這方麵。
正好今年上麵正在開會研究,準備出台一個以市場換技術的方案。
李建東雖然從軋鋼廠退了下來,但是對於這些事情,他還是一直在關注著。
閻解成有時候也會來找他取經,所以對於這個方案,李建東知道的非常清楚。
對於以市場換技術這件事,李建東是非常不支持的。
首先,曆史已經證明了市場確實是給了人家,但是技術並沒有換回來。
人家隻是拿一些相當落後的技術,就占有了咱們幾乎所有的市場,以至於在未來的幾十年之後,好多國人的膝蓋還沒有站起來,一直覺得隻有國外的東西才是香的。
如果李建東沒有收徒係統。
他可能改變不了這個未來。
但是,他有了收徒係統,而且手底下還有閻解成和常漢卿這兩個和機械有關的徒弟。
那麼,李建東就必須在這一方麵插上一腳。
不就是研究一輛汽車嗎?
之前李建東就已經研究出了減震液壓助力,接下來無非就是研究三大件。
對於擁有機械師結業的李建東來說,造一輛車對他來說恐怕並沒有那麼困難。
之所以之前沒有進攻這方麵。
一是因為軋鋼廠那邊當時要以重工程機械為主,造車的話太浪費鋼材了,哪怕那時候已經有了吉遼那邊的鐵礦廠,生產出來的鋼材依舊不夠製作小汽車。
直到李建東從大廣場退下來之後。
因為有些物品的管製,它也是無法自己來製作。
包括現在也是一樣。
那些管製還沒有完全放開,李建東甚至不能自己開設一輛自行車廠。
當然也沒有資格建造小汽車。
所以他接下來的一步,就是想要去找領導商量一下這件事情。
既然領導願意用市場來換國外的技術,那麼如果自己能有這份技術的話,是不是也可以交易來一部分市場呢?
哪怕是和有關部門一起合作,也可以的呀。
總之不管賺不賺錢。
不能把這份市場輕易的交出去。
這天傍晚,李建東準備了一些禮物,然後來到畢大領導家裡。
畢大領導已經好久沒看到李建東了,突然看到他來拜訪,大領導也是非常高興,連忙上前迎接。
“李建東,你怎麼來了?你可是稀客呀,快快進來吧。”
大領導今年已經70多歲了。
前年就已經從上麵退了下來。
不過到了他這個地步,就算退下來也有很大的能量。
好多曾經是被他提拔起來的人,現在可都在重要崗位上。
李建東雖然有許多人脈,但是想要能夠直達天聽的也就隻有大領導等少數幾人。
其中,他跟大領導的關係最為不錯,所以這次也是直接找到了大領導。
把禮物放下後,李建東就開門見山的說道……
“大領導,我聽說咱們領導有一個想法,想要以市場換技術,引進其他國家的小汽車,是不是有這麼回事?”
大領導也沒藏著掖著,點點頭就說道
“你說的沒錯,我也聽說過這個消息了,怎麼你對這個提案有什麼看法?”
“大領導,你是知道我的,我這個人最喜歡搞研發,尤其是機械方麵的東西,實不相瞞,其實在軋鋼廠的時候,我就想要研發小汽車了,但是因為那時候咱們的國力不行,而且小汽車的需求遠遠不如重型機械,所以我一直都沒有把時間放在這上麵,但是這不代表我沒有這方麵的能力呀。”
李建東這麼一說,大領導的眼睛就亮了起來。
他當然知道李建東的能力有多麼的強悍,可以說國家現在的重工機械,有一半都是和李建東息息相關。
其中很多東西更是李建東親手研發出來的。
所以說他如果想要造小汽車的話,大領導也是十分相信他的。
“李建東,聽你的意思,你是想要搞小汽車?可是你現在已經不在軋鋼廠了呀,咱們國家的規定是私人不允許做這一些行業,你說你當時聽我的該多好啊,在打紮鋼廠多乾幾年,現在這個市場咱們不就可以自己做了嗎?”
大領導歎著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