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商業模式(2 / 2)

港島舊事 萌俊 3472 字 8個月前

最終開辦連鎖院線,有了完整的發行網絡,投資商業地產,買進遊樂園。

要知道,三十二年後,內地可是用一毛錢一張票,創造出單部電影一億六千萬票房,事實證明“廉價策略”永不過時,隻要找對項目采取行動,搏到最大客戶群體就一定賺錢。

邵義夫草莽時期的英雄往事,則在成名後被對手攻奸,起了一個“邵跑跑”的花名。

港島也有一位靠低價電影票起家的商業大亨。

巧合的是兩位大亨都屬寧波人,能在港島混的風生水起,幕後絕對有寧波鄉會的影子。

何定賢能想到開辦電影一元店,不可否認是看過某位大老板的傳記,但現實不是小說,一元店能辦起來是靠他的本事,手裡還捏著幾條人命,可不是簡單的抄襲可言。

這樣讓他深刻意識到發家的不容易,每一位大亨傳記的字裡行間都寫著吃人,想要擴展一元店的生意都很艱難。

現在何定賢站出來競爭,一元店的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但那些社團,老板見到有錢賺就會像聞到腥味的鯊魚,擴張,廝殺,血染商海。

深夜,他回到屋企打開桌麵上的保溫壺,將壺子裡的熱水倒入臉盆,走到屋外的水喉處兌了些涼水,他在洗漱乾淨以後,順便把穿臟的外套搓了一下。

第二日,早上,何定賢起床就見到母親把麵煮好,吃麵的時候卻聽母親問道:“賢仔,隔壁領居菜嫂講,昨夜有人在路口的開了一家電影院,你還幫他撐場子了。”

“怎麼了?”何定賢大口吃麵,語氣很無所謂,彭玲珊愉悅的道:“能不能幫菜嫂、陳叔他們要幾張票?大家街坊們,鄰裡鄰外的,都想看部電影,你既然認識老板,老板肯定會給點麵子。”

何定賢舉起筷子指向自己,很納悶的道:“我認識老板?我就是老板啊!老母!”

“多賣一張票都能多分一筆錢,你說要不要把票送給他們?”

彭玲珊聞言吃了一驚,卻馬上把手拍在桌麵,展現出潑辣的一麵:“送他老母,要看電影不會自己花錢啊?一個個臭不要臉的東西!”

“我晚上就去幫你宣傳電影店。”

今晚第一場電影還是《三笑》,不過從昨晚的周旋版本換成了李麗華版本,兩個不同版本的《三笑》會讓村們感到驚奇,同一個名字看的明星竟然不一樣,劇情又似是而非,導致看完的客人們在一起議論時會產生分歧,在分歧中把電影店繼續炒熱。

有話題就有熱度。

這一點何定賢早在買影片的時候就想到了,短短一周電影店就把兩張影片的成本賺了回來,最熱的一場竟然賣了一百多張票,豬油仔乾脆每人送一碟瓜子,一杯茶,讓客人們站著觀影。

不得已,第一間電影店開始加設座位,半月後,一元電影店總收入就達到七千多港幣,同時在九龍塘地區開設第二間電影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