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沒有大朝會,簫承嗣也起的很早,此時正坐在養心殿中看奏折。
自李榮昊被拿下之後,天下的奏折就直接送到了禦前,都需簫承嗣批複。
有些簡單的,例如問安折子,一些不痛不癢的小事折子,簫承嗣就直接批了,發往各地。
但如糧草調配,官員升遷調動,稅收等家國大事的折子,他都放在另外一邊,等著和簫塵商量。
這才過了兩日,等著批複的折子就已在龍案上堆成了小山,看的都讓人頭皮發麻。
簫塵進入養心殿的時候,一眼就看到了正在龍案前批複奏章的簫承嗣,他立刻想到了上學時,將書本一股腦全都堆在桌前的自己。
但不同的是,那時他堆書本,是怕老師看到什麼,而現在簫承嗣堆,是實在沒地方放了。
“陛下,夏王千歲到了。”
王不用站在簫承嗣身側,看到簫塵進來之後,才低聲開口。
放眼國朝,能入殿不宣的,也隻有簫塵了。
“二叔?”
簫承嗣抬頭,看到簫塵過來,眼中立刻透出幾分欣喜,隨即從龍椅上下來,一溜小跑,撲進簫塵懷裡。
簫塵摸了摸他的頭,笑道:“多大了,還跟二叔撒嬌呢。”
“多大也是侄兒啊。”
簫承嗣咧嘴一笑,拉起簫塵的手,道:“您來的正好,有幾件事想問問您。”
說著,直接將簫塵按在龍椅旁的軟椅上,遞給他一個奏折,道。
“這是麗南巡撫來的折子,奏說去歲水患,致使秋收不暢,今年恐又有大雨,怕影響收成,也怕鬨饑荒引起民變,求朕發救濟糧。”
簫塵大概看了一眼奏折,隨即放在一邊,道:“下令開倉放糧便是。”
“不過一直賑濟也不是事,陛下可以和付友忠商量一下,從戶部拿出一部分錢來,放給麗南,讓官府主導重修水利,興建農田,水利設施。”
“這錢嘛,以工代賑,都發給百姓。”
“這樣百姓手裡有了錢,也有了朝廷的賑濟糧,心裡的怨氣就散了,鬨不起民變來。”
說著,又笑道:“至於今年可能發生的水患,同樣用這筆錢解決,低窪處的百姓可以暫時遷出來,給他們安排其他住所和謀生的出路,等災禍過去再說。”
聽到簫塵的話,簫承嗣仔細想了想,點頭道:“那等我和老師商量一下吧。”
“不過聽老師說,現在戶部也沒多少銀子了,去歲鬨災,朝廷並未賑濟,也失了很多稅收。”
說著,咬牙道:“該死的李賊,這些事,從未和朕說過!”
“稅收的事,要慢慢來。”
簫塵道:“先把朝廷官員組建好再說,等我從行宮回來,仔細和你說稅收的事。”
“嗯。”
簫承嗣點頭,又拿出一本奏折塞給簫塵,道:“二叔,這個可能有點棘手。”
“東邊炎國在邊境集結了兩萬人馬,好像有犯邊之意。”
簫塵聞言眉頭皺起,立刻打開查看。
大夏東邊乃炎朝,國力不輸大夏,且在過去數十年征戰中,拿走了大夏的大片領土。
此時兩國以大江為界,都有重病把守。
但炎國那側是高山峻嶺,大夏這邊卻是千裡平原,有大量農田。
炎國此次犯邊,恐有借著春播之際橫衝直撞,毀壞農田的意思。
大概看了一眼奏章,簫塵心裡就有譜了。
他隨即抬頭道:“此事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