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葉坤要求工部,所有的城市建設,都必須有完善的下水道!
下水道的主乾道,用磚塊和水泥砌成。
次乾道,用水泥製造涵管,或者是陶土涵管連接。
陶土涵管下水道,其實在周朝就有了,不算什麼稀奇東西。
必要的地方,都設置了窨井,保證下水係統可以維修、疏通。
長安新城的上遊,還修建了一個中型水庫,水麵幾千畝。
如果條件允許,富裕到銅管隨便用的時候,可以將自來水引入城中。
劉艾問道:“這麼大的長安舊城,拆除之後,原地怎麼處理?”
葉坤說道:“西部缺水,我打算在舊城原址,建造水庫。或者開挖幾條河,再恢複耕地。大自然有強大的自淨力。上百年後,這裡的地下水,就會變乾淨了。”
文奇說道:“長安舊城拆遷,新城規劃,都是沒問題的。就是這邊人手太少,進度緩慢。漢王,我建議從西域和西羌,還有匈奴,購買一些奴隸,參加建設。”
西域西羌和匈奴,都是奴隸社會。
隻要有錢,可以購買奴隸。
葉坤同意了文奇的建議,通知駐守西羌的公孫尚飛、駐守西北匈奴的何仲書、駐守雍涼二州的關勇趙彪,大量購買異族奴隸,送來長安。
奴隸沒有什麼手藝,但是做苦工沒問題的。
在長安舊城,葉坤和薑有容謝寶蟾,撒了一天的錢。
發出去五百件棉馬甲、上千針線包、洗臉毛巾,還有一千多斤銅錢,幾千枚小銀幣、黃銅幣。
長安原住民得了實惠,都說葉坤是仁義之主,說王後娘娘端莊美麗,母儀天下,說謝夫人憐貧惜老,愛民如子……
文奇也很開心。
因為葉坤這麼大手筆撒錢,以後治理長安,就更加方便了。
第二天,天氣晴好。
昨日的小雨,剛好壓住了灰塵,空氣清新。
葉坤帶著大家,順著新修的大道,前往長安新城。
新城在舊城西側五十裡的黃土塬上。
五十裡的大道,也是新修的,全部是石頭路麵,平整乾淨。
沿路有村莊、集市、驛站、屯軍所。
新城建設,熱火朝天。
因為很快就要進入霜凍期,在搶工期。
內城的建設,各大建築的主體,都已經完成,用鐵絲和木樁,拉了臨時圍牆。
文奇取出圖紙,對照實地進行介紹:
“根據漢王審定的規劃,內城最大的建築,是萬民服務中心,也就是辦公大樓。一共有十二棟樓房,九部各有一棟樓房,後麵是官員寓所……”
劉艾笑道:“這樣的樓房,好像和洛陽的不一樣,和長安舊城的建築,也不一樣啊。”
文奇解釋道:“長安新城的主要建設,是辦公大樓、大中小學堂、軍校、醫院、集貿市場、公園廣場、東西驛館,並沒有給地方大員和朝廷大員建設宮殿花園。”
劉艾很吃驚,問道:“漢王在這裡,沒有宮殿嗎?”
桑不疑瞪眼道:“漢王早就有命令,除了新都涿郡之外,不建造任何宮殿。也沒有行宮。隻是多建造驛館,凡是朝廷官員出差辦事,都住驛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