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齊民編戶。(1 / 2)

為大漢開疆拓土,是臣子的責任。”

宋婆留眼眶一紅,哽咽道:“隻是婆留無能,帶來的將士們,染病犧牲者……太多。”

葉坤也眼圈微紅,點頭道:“我都知道,所以過來看看大家。這一次,我又給你們帶來三千年輕人,補充你們的力量。”

宋婆留點頭,邀請葉坤前往新建的紅河新城。

紅河新城,距離海邊二十裡,從三年前開始打造,現在已經頗具規模,可以容納十幾萬人。

而且很乾淨,很整潔。

晚宴的時候,宋婆留和交址太守,彙報情況。

紅河新城,原生樹木被鏟除了許多,移植了大量的香樟樹和其他防蚊蟲樹木,花香遍地。

新城的廁所,全部經過了規劃。

共有五百多個沼氣池,乾淨衛生。

其他的廁所,也都通過下水道,直接排入大海。

新城的百姓和駐軍,已經做到了人人喝開水,人人有蚊帳,勤洗手,勤洗頭。

紅河新城,也是一個重要的中轉站。

葉坤派過來的技術人員和兵卒,首先都會在這裡接受培訓,了解當地的氣候和環境,加強衛生意識,然後才會投入戰鬥或者生產。

正因為這些嚴格的措施,所以這一兩年,染病率和死亡率,才大幅下降。

葉坤聽了彙報,問道:“交址半島全境,現在有多少人?”

“不完全統計,有三百多萬人口。還有一些土著,因為躲避戰亂,躲進了深山。全部加起來,至少有四百萬。”交址太守起身彙報:

“已經被我們‘齊民編戶’的人口,大約三百萬。其中一半是華夏後裔,當年始皇帝派趙佗,帶來三十萬軍民,繁衍的後代。另一半,是土著。”

宋婆留笑道:“也幸虧有這麼多華夏後裔,所以我們可以在當地征兵,開山開路,推進工作。”

葉坤點點頭,又問:“這些土著的漢化程度,怎麼樣?”

宋婆留沉吟道:“反正,大家現在都知道,這裡屬於大漢國,屬於大漢皇帝。但是這邊的土著,會說漢話的人,還是不多。”

交址太守說道:“我們成立了一千個大農場,漢族後裔管理,招募當地土著,生產種植,慢慢地教化他們。每個農場,大概有一兩百個土著蠻族。農場裡有小學堂,醫療室,有黑板,教大家讀書寫字。有些效果,隻是見效慢。”

宋婆留說道:“交址半島東南部,差不多已經完成漢化了,主要還是半島西北部,雲緬一帶,蠻族太多。”

肖德權笑道:“把所有的良田圈起來,讓土著失去耕地,隻能在農場裡做幫工,然後慢慢教化就行。”

葉坤點頭:“這是個辦法,應該將交址半島東部的漢人,向西北部遷移,加強融合。”

天色已晚,眾人散會,約定明天再去參觀新城。

次日一早,葉坤帶著大家,在新城裡視察。

紅河新城搞得的確不錯。

大街上都是華夏衣冠,華夏後裔的麵孔,交談也都是漢話。

城中也設置了學校和醫院,廁所裡鋪了瓷磚,明亮乾淨。

醫院還結合本地的土醫生,研製了一些草藥驗方,用來治療當地常見的疾病。

街麵上的商品,也很豐富。

肥皂和花露水、硫磺皂、火柴,都能買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