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坤沉吟道:“葉青陽功大於過,我希望法外開恩,放過他這一次。他還要主持大運河的後期工程,還要主持天門郡到陵山縣的大道修建。”
馬昭苦笑道:“可是這麼大的案件,葉青陽總得承擔一些責任吧?”
“罰款,降職留任,戴罪立功,通報批評。”
“我知道了。”
馬昭起身告辭。
葉坤也起身,一聲歎息。
黃燁又來報告:“皇上,丁丁姑娘從雲緬發來電報,說雲緬交通線,已經完全打通。雲緬原始森林的治理,也告一段落,請示以後的工作安排……”
葉坤看了電報,笑道:“讓我師妹回來吧,就說我另有大任,要委托她。我親自起草回電,你們發過去。”
丁丁的電報上,彙報了大致情況。
雲緬一帶已經完全暢通,一共打通了三條路,還在大峽穀裡,建設了七座鐵索橋。
就像後世的大渡河鐵索橋一般,隻是沒有那麼大。
修建了十四座河流渡口,溝通了幾條大江大河。
渡口和鐵索橋,都有修路的兵卒留守維護,防止破壞。
另有大小石拱橋,一共三百多座。
還鑿出了幾條穿山隧道。
整個雲緬地區,現在已經連成一片,天塹變通途。
雲緬深山的煙瘴治理,經過連續幾年的大規模放火,連續幾年大量種植防蚊蟲樹木,又清理水澤,修建運河,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
消滅釘螺和血吸蟲的工作,也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大多數聚居區,環境衛生都得到改善,釘螺已經很少見到了。
就是代價太大,參與修路的勞工和技術人員,死亡率是十分之三。
這幾年,為了打通雲緬交通線,總共死亡了接近十萬人。
其中有異族勞工,也有華夏族人。
投入的糧草和錢財,也是天文數字。
總體算起來,在雲緬一帶的修路開支,竟然超過了南北大運河。
麵對這麼巨大的傷亡率,葉坤也很傷感。
可是有什麼辦法呢?
沒有交通,就無法掌控雲緬,無法打通華夏西南方向的出海口。
親自起草了電報,葉坤卻又說道:“還是等等吧,明天九部開會,我再聽一聽大家的意見。”
雲緬一帶,包括交址全境,現在是遼東降將公孫奇樹在管理。
但是葉坤對於公孫奇樹的工作進展,不是很滿意,還想多派幾個得力心腹,督促公孫奇樹。
次日九部大會,葉坤說起交址和雲緬的情況,詢問大家的意思。
桑不疑笑道:
“整個交址半島,我們是啃下來了,但是我覺得,還沒有徹底完成消化。從目前來看,交址半島和雲緬地區,華夏一族的人口,不足百萬。而異族人口,還是占據了絕大多數。
要想加強消化速度,就必須繼續執行移民政策。繼續雙向移民,把華夏族人遷移過去,把那邊的異族,遷移過來。”
譚八卯參加九部會議,低聲嘀咕道:
“那些不聽話的異族人,再殺一批就是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