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設備,也比較齊全,設置合理、安全。
葉坤肯定了石材的質量,問道:“現在的開采速度,和十年前相比,如何?”
一個老石匠笑道:“皇上,現在的工具,是真的好用。開采石頭,比以前快了兩倍。以前的鐵釺,用一次,就得鍛打一次;現在的鐵釺啊,用一天之後,隻要隨便磨一下就行。”
葉坤點頭,又問:“工具夠不夠用?”
老石匠點頭:“工具足夠,用壞了就換,沒有限製。”
葉坤笑道:“老師傅在這裡做工,多少錢一天?”
老石匠很自豪:“我是技術工,七文錢每天。現在的糧食便宜,我乾一天,能換一百斤糧食!”
“老師傅厲害啊!”
葉坤連連點頭,又問:“你是附近村莊的,你們有多少鄉親,在這裡乾活?”
老師傅搖搖頭:“這裡隻要技術工,不要普通勞工。所以,很多鄉親們想來乾活,也乾不了,隻能在這裡做一些小生意,賣一些酒水、水果、零食、獵物,給采石場。”
葉坤笑道:“很好嘛,我們的采石場,也帶動了附近村莊的經濟發展,給當地百姓,提供了就業機會。這就叫共同發展,共同致富。”
魏金德說道:“皇上所言甚是,這附近幾個村莊的百姓,現在過得都很舒服,都有錢花。”
葉坤點頭:“你要記住,我們是老百姓的兵,要搞好和老百姓的關係。采石場,也可以就近招收一些聰明勤勞的年輕人,學習石匠和鐵匠工藝,繼承老一輩匠人的經驗,學習新的技能。”
作為采石場的配套,這裡還有鐵匠鋪子,負責修理工具,打造工具。
還有木匠和柳編匠人。
魏金德點頭:“附近有手藝的,基本上都來做工了,我們也儘量招收。但是學徒工的工資不高,有些年輕人不願意,寧願打獵換錢。”
葉坤點點頭,又去查看宿舍和食堂。
這裡有連片的宿舍區,都在山下。
住的是石頭房子,條件尚可,比行軍打仗時候的營帳,好許多。
食堂裡飯菜,也能保證基本的營養需求。
配套的小醫院,有十來個人,藥材也算齊備。
魏金德跟著葉坤,介紹道:
“這個采石場,既采石,也是開路。我們乾到年底,打通山口,這邊的任務就結束了。根據規劃,前麵還有幾個小山口,需要拓寬、削平,我們會轉移過去。
前麵的山口,還在修建石拱橋,工程也很大。”
葉坤看看四周,吩咐道:
“對於采石場全體工人,包括異族勞工的生活待遇,要有保證。勞工,也是我們的財富,在建設我們的家園。
對異族勞工,還要加強文化培養,教他們說漢話,寫漢字。對於乾活認真、學習認真的異族勞工,要提拔,要重點培養,打造榜樣,讓其他的勞工,看到希望。”
魏金德連連點頭:“我們每月,都會挑選幾個聽話的,成為小隊長,監督乾活。根據朝廷的規定,當地縣府,每半年要一次人,挑選幾個學會漢字漢話的年輕人,成為當地的贅婿,從此成為自由民。”
葉坤笑道:“去年一年,有多少異族贅婿,在本地落戶?”
“大概六十多個吧,都是高大健壯年輕的,送去了本地的寡婦家庭。還有些醜女,殘疾女孩子,嫁不掉的……”
“胡說八道,我們華夏一族,哪有醜女啊?哪有嫁不掉的?”
葉坤瞪眼:“華夏一族的任何一個姑娘,婚配這些異族勞工,都屬於下嫁,知道嗎?”
魏金德咧嘴笑道:“下嫁,下嫁,皇上說得對。其實有些女子守了寡,家裡沒有勞動力,也可以向官府申請,來這裡挑選贅婿。
領一個不要錢的贅婿回家,又能乾活,又能暖被窩,挺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