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我想看看金字塔。(2 / 2)

但是敦煌的生態環境,比後世好一些,不是那麼缺水。人口也不多,對資源破壞不大。

這裡的常住民,有一半都是華夏屯田軍、護商隊。

敦煌太守,前來迎接。

葉坤在城外,用望遠鏡眺望四周,問道:“敦煌城裡城外,現在有多少軍民人口?”

太守回答:“十三萬人口,屯田兵占了一半。”

葉坤點點頭:“最大的屯田農場和牧場,在哪裡?”

“在城西方向,趙家河農牧基地。共有兩個牧場,兩個農場,三萬多人,占地幾百裡。”

“為什麼叫做趙家河?”

“是……趙彪以前建設的。”

“明白了。”葉坤點點頭:“進城吧,過兩天我去趙家河農牧基地看看。”

敦煌城規模不大,這時候,也沒有什麼壁畫和石窟文藝。

不過,作為絲綢之路的一個大站,敦煌還是繁榮的,物質豐足。

葉坤詢問太守:“西域一帶,有許多漢家移民。他們從內地而來,在這裡能適應嗎?”

太守笑道:“一開始不適應,後來就習慣了,覺得這裡很好。以前的漢人來到這裡,因為很少吃蔬菜,容易生病。皇上提出蔬菜計劃,大量配送乾菜和茶葉,補充什麼……素……”

“是維生素。”

“對,是維生素。現在我們都吃維生素,吃的多了,就不生病了。”

“你們吃的蔬菜,裡麵富含維生素。維生素你們看不見,是一種微量元素。”葉坤再次解釋:

“以前,長城一帶的守卒,都會經常生病,牙齦出血、便秘等等,就是因為缺乏蔬菜。所以,我從內地大量供應乾菜、鹹菜和茶葉過來,又讓你們多種蔬菜,就是為了你們的健康。”

太守點頭哈腰:“對對對,我們現在很健康。”

葉坤歎氣。

這個鳥太守,顯然科學素養不足啊。

敦煌城外五裡,有個很大的石油工業研究所。

因為這裡的石油,從西方運輸過來,路程較短。

葉坤在第三天,去石油科技所調研,看他們搗鼓出來的塑料產品,還有煤油汽油。

這邊的汽油提煉技術,已經很不錯了。

除了汽油煤油和柴油,還搞出了石油氣,搞出了劣質塑料。

最讓葉坤開心的是,這邊的瀝青路研究,成果喜人。

科技城外,一圈都是瀝青柏油路,路麵平整。

葉坤走在柏油路上,問道:“這樣的柏油路,夏天會不會融化,粘住鞋子?”

其實柏油路好做,直接用原生態瀝青,就能鋪路。

問題是質量。

葉坤穿越前,家鄉一條柏油路,質量不太行,夏季高溫的時候,路麵軟軟的,粘腳。

想要柏油路質量過關,還得添加一些東西。

具體什麼東西,葉坤也不清楚啊,隻能讓大家慢慢摸索。

實驗所負責人說道:

“柏油路經過幾年的摸索和測試,基本上是可用的。夏天溫度極高的時候,表麵會稍微融化一點點,需要在上麵掃一層細沙土。撒上沙土,能保證十來天的質量。

另外,我們在向西的大道上,也修建了二十裡瀝青路,都能正常使用,商旅隊伍都很讚歎。如果石油跟得上,我們增加修路工人,可以修建更多的瀝青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