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緣生(2 / 2)

狀元青梅成長記 意楊 6953 字 11個月前

阮氏正在屋內繡著一幅百子圖,抬眼見貼身丫鬟翠花急匆匆地走進來,便溫聲詢問道:“何事如此急慌慌地?”

翠花“嘭”地將端茶的盤子放在桌上,急著臉對阮氏說道:“夫人,表小姐跑去老爺書房了!”

阮氏聞言手下一痛,一滴血順著玉色指尖,滴落到繡布上,立刻染紅了百子圖一角。

阮氏愣愣地看著手裡染紅的繡布,不知想些什麼,好一會兒,才低語道:“知道了。”

翠花見自家夫人還是那半溫不火的樣子,更加著急上火:“夫人!”

“好了,你下去吧。”阮氏木然說了一句,繼續埋頭繡圖,隻是手上的動作慢了許多。

阮老爺將剩餘賬本看完,才回臥室。進房裡,見阮氏還在刺繡,麵上微微不悅道:“小心傷了眼。”順勢將阮氏手裡的帕子拿開,拉過她纖弱的雙手握在寬厚的掌心裡。

“怎麼了,看著像是不高興,誰惹你了?”阮老爺看著阮氏的神色探問道。對著恩愛多年嬌妻,阮老爺總有一顆觀察入微的細心。

阮氏幽幽地看他一眼,低頭咬唇道:“要不,你還是納個妾室?”

阮老爺一聽這話就要皺緊了眉頭,對著阮氏卻是柔聲說道:“可是誰亂嚼舌根了?”多年患難夫妻,阮氏從未說過這樣啄心話。

阮氏垂目不敢看他,口裡繼續道:“表妹年方二八又尚未嫁娶,她既然對你有意,我”接下來的話,她做足了勇氣也難繼續。

阮老爺抽出一手抬起阮氏的下巴,恨不得把心剖了給她看!

他緩緩呼吸,溫聲道:“你向來知道我的心意,何必多說這些。那丫頭,女兒家的羞恥心都沒有!剛才竟私自爬到我書房的榻上,還好我及時醒過來,沒有發生什麼醜事,不然……”

說到這裡,阮老爺想起這事還得好好處理,叫來下人道:“立刻去給表小姐收拾行李,連夜送到阮二爺家,就說她不懂規矩惹惱了我!”

“是。”下人答應,立即出去。

這表小姐進府這麼多天,還沒看明白?也真是蠢到家了!老爺對夫人的心思,家裡的下人們,這些年心裡跟明鏡似的,就是夫人一直未為老爺生下子嗣,又如何?

誠然,老爺眼裡,從來就沒有,也看不得其他女人。

阮氏從背後抱住阮老爺,愧疚眼裡忍不住有淚流出,不安說道:“是我沒用,對不住你!”

未能為相公留下血脈,已經成為橫在阮氏心裡的一根尖刺,提及一次都是刺骨疼痛,為此她每日每夜都是惶恐不安中。她常想若不是自己的出現,阮老爺或許可以擁有更完整的家庭。

當初她這條命是他收留的,她也可以為了阮老爺不要這條賤命。可偏偏,就是連一個孩子也不能給他!

阮老爺轉過身將她抱在懷裡,剛毅的麵上露出笑來:“你能嫁給我,此生我也沒有可求的願望了。以後莫要再說對不住的話,這世上對不住我的人多了,你從未對不住我。”

阮氏搖搖頭,小聲道:“我的錯,我沒能給你生育孩子。”

古來,世上生兒育女的,從來是妻子的責任與罪過。

阮老爺哪能不知妻子的心結,說他不在乎也不是一點沒有。男人,尤其是事業有成的男人,總是希望延續自己優秀的血脈,但再在乎,阮老爺也不會超過對嬌妻的在乎。

他擦乾妻子的淚臉,朗聲笑道:“生孩子可不是你一人的事!”輕輕撫過妻子的眉眼,低聲道:“既然夫人提了,我記得大夫說過,要早睡才效果好。”

“夫人我們歇下吧?”

阮氏羞紅了臉破涕為笑,難得主動摟了阮老爺的脖子。

阮老爺歡快地大笑一聲,猛地將阮氏橫抱到床上,高大的身軀低頭壓上去,額頭輕輕地靠近。

他就不信了,他這麼努力會造不出孩子!阮老爺的要求不多,男孩女孩隻要是他妻子阮氏生的,便是他阮家未來的繼承人。

阮家祖上五代算起都是經商,可謂是大商族。阮氏店鋪不僅遍布香河縣,在其他省縣地方都有分店,可以說,是真正的家財萬貫。

躺死啥都不乾,也能養活好幾代。

外人眼裡卻有些可惜,阮老爺成親十幾年也沒個半子半女的,阮家諾大祖產,也沒有半個子嗣繼承。

身在局外,瞎操心的不在少數。

族裡親戚們見了阮老爺這樣的,便動了歪心思。剛才那位爬床的表小姐,也不是第一個主動送上門來的女人,那是阮二爺說表家的親戚投靠來,在阮老爺家借住幾日。阮氏便安排了客房,讓她暫住下了。

這阮二爺,論起來也不是阮老爺的親兄弟,阮老爺的父親隻生了阮老爺一男丁,阮二爺是旁係論排名,外人尊稱一聲“二爺”。

那位“表小姐”,也是他們那邊的稱呼,到了阮老爺這邊,已經是一表表千裡。府裡叫一聲“表小姐”,僅是表麵上對親戚的禮貌。

阮老爺從這位表小姐進府後,就沒見過幾麵,處理起來更是很不必留情麵!外麵常跑商,接觸的男人女人,打著自己的小算盤送上門來,設計還是套近乎的,他見識得多了去!

話說,蘇老爺辛苦求得的新方子喝上兩個月,請了大夫給蘇氏把平安脈,依舊沒有動靜。蘇老爺一麵寬慰妻子,一麵已覺得求子無望,心中暗暗苦悶惆悵,暗裡幾次買醉。

幾乎就要認命了,阮老爺找來……

阮老爺見阮氏日漸憂鬱也不是辦法,恰巧在外行商時,聽一商界友人說起江南有個送子神醫,不少人喝了他的藥幾月便有了喜事!

阮老爺找蘇老爺一說,兩人心思一拍即合,還有希望就行!

事情宜早不宜遲,二人商量著,即刻收拾行囊,同去江南尋藥訪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