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2 / 2)

小學的學費和書本費是分開收的,加起來一共三十二塊錢,村裡的小學便宜些,徐招娣不清楚具體數目,是按著鎮上學校的標準攢的。

餘喜齡愣了愣,從重生開始,她就沒有指望過徐招娣,甚至因為心裡對她從來不抱希望,她對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攢錢帶徐招娣去醫院檢查,防止她得病不治。

至於徐招娣和餘建國的婚姻關係,她半點也不想插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她連試都不想去試。

她過得好不好,她一點也不想乾涉。

要攢下這三十幾塊錢,徐招娣肯定吃了不少苦頭,眼帶都快掉到下巴了,滿臉的憔悴掩都掩不住。

除了家務活她還要給廠裡打零工,閒了還得去給葉聽芳幫忙,也不知道她是怎麼攢下來的。

心臟猛地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攥緊,酸酸漲漲得情緒讓人煩燥又難受。

她以為她一點也不需要來自父母的愛的。

“你爸那裡,有他自己的難處,喜齡你都這麼大了,理解理解你爸爸,以後媽媽攢錢供你,你要努力學習,知道嗎?”餘喜齡低著頭不說話,徐招娣以為她心裡還惦記著先前讓她退學的事,粗糙的大手輕輕摸著餘喜齡的腦袋,滿是疼惜。

“媽,你搬回來跟我們一塊兒住吧,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我一個做豆腐忙不過來,你回來幫我,行不?”餘喜齡自動忽視了徐招娣替餘建國說的好話,轉而開始勸徐招娣。

或許她可以在預防徐招娣的生病的同時,幫她跳離火坑?

“說什麼傻話呢,你爸你哥沒我照顧怎麼行。”徐招娣蒼白的臉上浮起笑容,她又摸了摸餘喜齡的頭發,“你和喜安在老家在聽爺爺奶奶的話,什麼時候想通了,跟媽說一聲,媽接你回去。”

徐招娣心裡還是希望一家五口能和睦生活在一起,哪怕窮一點難一點。

餘喜齡歎了口氣,她媽思想老舊,向來以夫為天,想勸她離開餘建國比登天還難,“媽,我明年不打算去念書了,這錢你拿去給我哥交學費吧,彆拖到期末老師上門再去借錢交。”

餘喜山挺聰明的,不然高中時也不會絕地反擊,壓過喬誌梁考上重點大學,明明他高中以前成績都不好,基礎特彆差。

徐招娣看著被塞回來的錢,愣了好幾秒,才反應過來餘喜齡說的是什麼話。

喜齡竟然說不去上學了?

“不行不行,你必須得去上學,喜齡啊,媽跟你保證,每回都按時給你交上學費成不成,你聽話,安安心心去上學,家裡的事不用你操心。”徐招娣一輩子就吃了沒文化的虧,她拚了命也想讓自己的孩子念書有出息。

這時候還沒有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就算八六年實行以後,村裡鎮上還是有許多女孩子念不到書的,像餘喜華就從來沒有進過學堂門。

母女兩個最後不歡而散,誰也沒有說服誰。

錢被徐招娣硬塞到餘喜齡的手裡,也不說讓餘爺爺領她去報道的話了,隻說等開學她會親自過來。

餘喜齡很無奈,心情卻莫名地有些好。

從餘喜齡那屋出來,徐招娣又被餘奶奶喊到老兩口那屋說話去了,餘喜齡難得得閒,坐在門檻邊上看著餘喜山帶餘喜安在院子裡撿啞炮玩。

“你給我說說,建國到底是怎麼回事兒?”餘奶奶拉著徐招娣的手,語氣難得有些嚴厲。

徐招娣臉上寫著都是事,她這個當婆婆的心還沒大到可以當做看不見。

餘奶奶這一問,徐招娣眼淚險些落下來,一開口才發現嗓子啞得說不出話來。

“媽,建國他壞了良心……”徐招娣到底沒有忍住眼淚。

趕在年三十前,餘喜齡拎著臘肉和錢帶著餘喜安去了趟鄉上的衛生室,把衛生員把債給平了,還特意讓餘喜安認了衛生員阿姨當乾媽,讓她長大以後要好好孝順乾媽,畢竟這輩子她這條命算得上是衛生員救回來的。

因為家裡事多,餘喜齡匆匆去了又匆匆回來,也沒有時間去看看徐招娣,更沒半點想到餘建國。

本來帳也平了也事就算完了,沒想到被餘建國在路上撞見了,餘喜齡沒當回事,餘建國卻吃進了心裡,看著餘喜齡拎著節禮去了彆人家裡,他心裡很不是滋味。

剛好在單位又遇上了一些煩心事,回家麵對著沒有半點過年氣氛的家,麵對著不善言辭隻會討好他的徐招娣,餘建國借口去葉家看看情況,去了葉家。

葉聽芳是個善於生活的女人,租的小院裡打掃得乾乾淨淨,窗上細致地貼了她和葉暖暖剪的大紅窗花,門上帖著喬誌梁從喬爺爺那裡討過來的春聯,屋裡的舊酒瓶子裡插著的市場上買的臘梅花。

隻是屋裡冷冷清清的,葉聽芳一個人在屋裡默默垂淚,每年過年葉暖暖都是要回縣城陪喬爺爺過年的,葉聽芳自己一個人在鎮上過。

“建國哥,你怎麼這時候來了?”餘建國剛撩起門簾就見著葉聽芳慌亂地抹著眼淚。

葉聽芳皮膚嫩白,雖然上了年紀但看著還嬌嬌弱弱的惹人憐惜,雙眼通紅故作堅強的樣子更是讓人心疼。

餘建國哪裡還顧得上身份之彆,趕緊迎了上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