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喜齡從進高二起,幾乎每個月高三年級的月考她都有參加,前兩個月的月考成績出來,餘喜齡次次都衝進了高三年級前二十名裡頭,如果是這個成績參加高考,重本沒有一點問題。
要知道一中是重點高中,高三文理科裡除了各有兩個重點班,還有各有一個班是複讀班。
理科複讀班裡大半以上,都是成績非常好但是高考發揮失常,以幾分之差與重本失之交臂的同學,這裡頭還有幾個是分數遠超一本線,卻填錯誌願的複讀生。
光憑這個複讀班,就幾乎包攬了年級排名裡前二十的位置,還有應屆的重點班,餘喜齡一個高二的學生,每次的排名出來,都十分亮眼。
到第三個月的月考成績出來,餘喜齡基本已經穩定在了十五名左右,學校的領導研究了一下,鑒於高中知識餘喜齡全部自習完畢,剩下的隻有複習,決定把餘喜齡調到複讀班去,跟著複讀班係統地複習,衝刺來年的高考。
本來學校領導是想把餘喜齡調到應屆重點班的,不過重點班的班主任不肯收,他不太相信餘喜齡的實力,怕餘喜齡高考時遭遇滑鐵盧,到時候會直接拉低他們班的升學率。
開不了門,葉聽芳來學校找喬誌梁要鑰匙,一路打聽著複讀班的位置找過來,剛轉過樓梯口,就從前門看到了端坐在教室中間的餘喜齡,喬誌梁就坐在她同組後麵不遠的位置。
葉聽芳皺了皺眉,餘喜齡就算是跳級,這時候不應該是在高二嗎?怎麼會在高三!
“喬誌梁,你媽找你。”有同學從教室外進來,喊了聲正在做題的喬誌梁。
餘喜齡聽到聲音,下意識地抬頭看過去,就見葉聽芳盯著她,眼神像淬了毒似的,餘喜齡倒不介意她的目光,就是有些意外葉聽芳此時的形象。
穿著上麵倒是不算差,不過臉色看著不太好,整個人像是大病了一場似的,眼袋尤其深。
“餘喜齡怎麼會在你們班上。”葉聽芳冷著臉質問喬誌梁。
喬誌梁看葉聽芳的樣子,就知道她應該是去過家裡,發現他的房門被鎖了才找過來的,至於葉聽芳的問題,他選擇直接避過,“媽,你找我有什麼事?”
剛說了兩句,上課鈴聲就響了起來,眼看著上課的老師拎著教具走過來,葉聽芳運了運氣,“你先進去上課,等下課我們再談。”
等喬誌梁上課,葉聽芳便一路問去了老師辦公室,她不明白餘喜齡怎麼會和喬誌梁在一個班級裡。
得知餘喜齡是要參加今年的高考,才會轉班到複讀班時,葉聽芳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她能說什麼呢,葉暖暖現在才高一,餘喜齡就要參加高考了,想到先前她一直以餘喜齡的成績比不上葉暖暖為由,讓餘建國優先供給葉暖暖兄妹的學費,就覺得臉有些疼。
尤其是這幾年葉暖暖的家長會,都是餘建國來學校開。
好在聽暖暖說,初二就沒有再和餘喜齡一個班,建國應該是不知道餘喜齡的學習情況吧!
葉聽芳踟躕了一會,又問了句餘喜齡成績的排名情況,老師也沒多想,隻大概地說了句,基本都是年級前幾名。
這幾年,葉暖暖有心瞞著她,葉聽芳隻知道餘喜齡初二就跳級到高一的事情,當初葉暖暖的語氣很是不屑,葉聽芳也以為餘喜齡這樣跳級是為了早點畢業,畢竟她的生意做得很大,在老家那片都出了名。
葉聽芳心裡突然特彆後悔起來,早知道餘喜齡這麼本事能乾,當初說什麼也不能撕破臉。
其實一開始她並沒有打算在那樣的情況下嫁給餘建國,畢竟名聲很重要,她原本是打算熬死徐招娣之後再考慮這些問題的,誰知道餘喜齡生了反骨,事情的發展就完全轉了個方向。
餘喜齡帶著徐招娣越來越好,而她和餘建國越來越落魄。
這是上午的最後一節課,下課鈴聲響起來,班級裡此起彼伏都是讓去食堂的同學幫忙帶飯的聲音。
高三學習緊張,尤其是他們這些複讀生,時間尤其珍貴,餘喜齡倒是沒有讓人帶飯的習慣,新同桌是個戴眼鏡的女孩子,很內向也很友好,平時話不多,但每天吃飯,都會邀餘喜齡一起去食堂。
自從餘喜齡轉到班上後,喬誌梁也沒有讓人帶飯的習慣,每天都一個人去食堂吃飯。
哪怕不能一起,就是在同一個食堂裡,遠遠地看著也是好的。
“你留下來,我有話要問你。”葉聽芳在樓梯間遇到了拿著飯盆準備下樓的餘喜齡,聲音冷淡,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式。
餘喜齡似笑非笑地看著葉聽芳,上下打量了她一眼,“不知道你是以什麼身份要求我留下來。”
因為是在學校,來往的都是各班的同學,餘喜齡沒有把話說得太難聽。